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捐款捐物源源不断
爱心在阳光下传递
无数爱心汇成感动
震后第一时间行动
2
逾9000万救灾款物彰显绿城大爱
抗震救灾
专 版
快速反应
让爱继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数爱心汇成感动

地震无情,中原有爱。

汶川灾情牵动着绿城郑州730多万人民的心。

市红十字会发布的“支援汶川灾区募捐呼吁书”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郑州有责任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灾区同胞渡过难关!” 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万元。

5月14日,王文超、赵建才、马懿、郝建生、李秀奇、白红战、王鑫、李建华、高方斌等五大班子领导,带头为灾区人民捐款。上千名来自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警备区的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排起了长队,纷纷慷慨解囊。短短20分钟,现场捐款91420元。

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等市直单位代表和有关局委的干部职工同时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市直机关工委及教育、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也纷纷为灾区组织捐款。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从普通打工者到个体老板,从领导干部到机关职员,从机关学校到厂矿企业,大家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捐款、捐款再捐款。那些天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收获最多的是“感动”,说的最多的是“谢谢”。

点亮爱心之灯,掀起如潮爱心。面对火热、感人的捐款场面,市红十字会并没有满足现状,为灾区人民群众竭力工作,除了及时发布募捐信息外,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充分发扬红十字会连续作战的精神,主动出击,吹响爱心“集结号”——

市红字会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积极缴纳特殊党费,并多次在不同募捐活动中奉献爱心。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心帮助灾区人民重新站起来。”5月13日,市红十字会联合郑州日报社所属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发出爱心倡议。

14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在郑州日报社新闻大厦举行“情系灾区赈灾捐款”活动,短短一小时,募集捐款150多万元。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郑州市公安局、郑州市计生委、郑州市邮政局及爱心企业和个人纷纷向灾区捐款。

15日,市红十字会联合省会媒体、河南省心连心少儿艺术团、长城保险河南分公司等举行“天佑中华、情暖灾区”大型救灾募捐活动。

17日,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红十字会承办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郑州在行动”大型广场募捐文艺演出在绿城广场隆重举行,现场募集捐款1700多万元。

27日晚,在英协剧院举行的“心连心手牵手”大型义演募捐晚会上,市医疗卫生单位及爱心企业纷纷向灾区捐赠款物,晚会共募集款物1600余万元。

……

爱心如潮、真情涌动。商都郑州处处流淌爱的河流,处处彰显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无论城乡,无论老幼,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在绿城蔓延,他们用爱心,留下了几多感人的瞬间——

最迅速的捐款:郑州华谊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是灾后第一个捐款的私营企业。公司负责人在灾后第一时间,把1万元捐款送到市红十字会。

最年长的捐赠者:年过九旬的张大爷,在家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到市红十字会募捐点捐款。

最感人的捐赠者:70多岁的老党员董桂芳,刚刚做完手术,在病床上向灾区捐款3000元。

单笔捐赠现金最多的企业:启福集团(中国)置业有限公司,在灾情发生后,主动与市红十字会联系,向灾区捐款100万元。

捐赠物资最多的企业:中盛海天制药有限公司,通过市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000余万元的药品。

最触动人心的捐款:一位拾荒老人,翻开口袋,把身上仅有的10元钱投入募捐箱后匆匆离去。

这一幕,让我们铭记在心——

市民李峰,结婚前一天,专程来到市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

一对新婚青年,结婚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市红十字会捐款,履行婚礼上向灾区捐款的承诺。

优胜路小学9岁的孙希淦,晚上10时,来到市红十字会,将自己的压岁钱捐出。

市百货大楼保洁员孟荥荣,身患障碍性贫血,爱人身体也有病,经济窘迫,但她捐出了20元。

更多的爱心之举让我们难以忘怀:小学生抱来自己多年的储蓄罐;农民工送来浸满汗水的打工钱;低保户捐出省吃俭用的生活费;行动不便的老人委托家人送来退休金;残疾人坐着轮椅来捐款;外国友人拿着地图找到市红十字会……

爱心汇集力量。截至7月5日,全市红十字系统共接收抗震救灾款物9053万余元,其中捐款7071万元,物资1982万元。

积极募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