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雷秀霞 连敬春)城市扩张,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如何及时、有序、平稳地转变他们的身份?几天前,惠济区被征地农民身份转换政策出台,近4万名农民年内将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各种待遇,同时,村民们原来享受的村级福利继续保留。
在长兴路街道,负责社保工作的副主任李林峰正忙着统计辖区三个村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村民就业情况、征地用途、人均补偿标准、补偿金额、主要经济来源等内容。李林峰说:“辖区南阳寨村2700多人全部失去土地,是这次农民转变身份的3个试点村之一。根据工作安排,到今年9月,三个试点村完成村民身份转换,随后,全区其他14个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行政村开始转换,最后,个别村民组农民身份转变。”
64岁的陈大爷是南阳寨村民,几年前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搬进西湖花园小区住上单元房,“有的地方还是不一样,想办个老年乘车证,因为是农村户口,等了几年都办不成。”这是大量被征地农民常有的困惑。李林峰说:“转变身份完成后,他们不仅能办老年乘车证,其他市民享有的养老、医疗、就业等各项福利都能享受,同时,他们原来作为农民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村级福利也照样享受。”
新城街道办事处胖庄村一组的耕地去年被征用,全组农民失去耕地,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办事处每月发给每名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110元生活补助,已经持续发放一年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街道有4个村民组、1500余人人均耕地低于0.3亩,随着此次失地农民身份转换工作的推进,这些村民将享受市民的“低保”以及各项待遇。
根据该区制定的工作意见,被征地农民身份转换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能承受,群众能接受;坚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被征地农民积极性;坚持广辟渠道,促进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村民变市民后,村变更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组改制成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小组的干部原则上由原村组干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