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师专毕业,一直在教初中,教过的学生有两千多个,因此每年教师节总有学生来看望我,或寄点礼物,表达一下他们的心意。
想不到,今年教师节,我却收到一个大大的包裹,上面没有姓名,没有地址,让我难猜。我只能从邮戳上判断,他来自新疆。我迫不及待地想当场打开,最后还是忍住了。回到家,找来剪子,小心翼翼地剪开,才发现里面还有一层口袋,是黑色塑料袋,再打开,一下让我目瞪口呆——里面不是什么贵重礼物,而是一包稗子。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稗子是种讨厌的植物,它在田里,生长比谷子快得多,如果不除掉它,必然会抢占谷子的营养,抢去谷子的阳光和水分,因此农民不得不“蓐秧”,其实就是弄掉稗子。因此,稗子不是什么好礼物。
那一瞬,我血上涌,心眼堵。想不到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居然得到是这样的回报。
于是我在网上发布消息,一定要查出这个人来。
网上的消息返回快,终于通过我的学生们查证,在新疆只有一个学生,他叫吴海浪,是八七级的。那时,我刚刚从师专毕业,分在中学教初一的语文,他就是那届的学生。我记起来了,三角眼,尖脑壳,细麻腰,一看就是鬼精灵。可他读书不专心,全用在歪点子上。比如给同学的书包中装个癞蛤蟆,在女生寝室前放蛇皮,反正调皮至极。老师当然不喜欢他,我在课堂上讲,同学们,不要做稗子,要做谷子。当然大家明白我指的稗子是谁,都拿眼睛朝吴海浪看,对着全屋的鄙视,这个从来没有红过脸的人,终于低下了头。
二十多年了,关于稗子的记忆早忘了,想不到今天收到了一包稗子。
一定是他寄的,因为只有他在新疆呵。
我再把那个包裹拿出来左看右看,还是不得要领。最后干脆倒出稗子,秘密出现了。
里面还有一封信,信封上写着:马卫老师收。下面落款是:学生吴海浪。
我急忙开信一读。
“马老师,我十分感谢你,你当年用稗子喻我,让我幡然悔悟,后来认真学习,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当兵后,我考上了军校。尽管只是个中专,却让我成了军医,成了干部,跨出了农门。”
“马老师,我不恨您,真的感谢你。不久前,我从一个同学那儿得知,您的喉咙得了病,哑了声,我着急,查了好多书,才从《医类汇编》中查到,在我们新疆,有种红稗子,泡酒喝,医失声很有功效。我特意寄来一包,你试试,行的话,我以后再给你寄?”
我哽咽无语,稗子,也有它的作用呵,当年我为什么那么恨稗子呢?听说现在还有人专种稗子酿酒,比高粱酒还好喝。
一包红稗子,让我重新认识生活。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