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巩义9处古建筑上榜
“环保公交”荥阳上岗
巩义全民大健身
清乾隆葡萄树
年年结硕果
荥阳二百干部联合接访
曲梁11万伏变电站投入运营
众多企业“抢滩”新密
突击检查 违规必究
龙湖大学城再添新军
新密旅游掘金3000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郑殡葬改革为百姓“减负”
每宗丧事节约费用5000余元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新郑市创造性推进殡葬改革,平均每宗丧事节约费用5000余元,“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中的一大难题得以破解,百姓“减负”,社会更加和谐。

记者昨日从该市民政局了解到这组数据,见证了他们实施殡葬改革的显性成效:自2007年1月1日至今年上半年,该市共办理丧事5401件,丧事简办率达到81.8%,平均每宗丧事节约费用5000余元,累计节省丧葬费用2000多万元,遗体火化率连续四年保持100%,建成村级骨灰堂133座,占全市行政村(居委会)的40.9%,均位居全市前列。对此,去年年底刚为老父亲办完丧事的新郑市民政局局长刘彤彬感慨地说:“殡葬改革节省的不仅仅是费用,更多的是人情债、时间和精力。”是的,正是得益于殡葬改革,厚养薄葬和文明节俭已成为新郑市民丧事新办简办的自觉行动。

丧事简办意味着向千百年来的种种陈规陋习宣战和告别,遇到的不仅仅是资金的难题,而且还有积重难返的习惯势力的阻挠。为此,新郑市把殡葬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来实施,作为一项人性化工程来操作,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抓好几个环节——加大殡葬改革执法力度,殡葬改革执法队每天适时巡回监控全市丧事办理情况;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制度,并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红白理事会理事进行培训,统一规范,大家事大家办,逐渐营造氛围,引导教化;加强对殡葬用品市场管理,集中对生产、销售石棺、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用品的整治,净化丧葬用品市场,锁定源头。

殡葬改革绕不开骨灰处理这个关口。为此,新郑市通过借鉴吸收外地成功经验,确立了以建设村级公益性骨灰堂为主,辅之以树葬、花葬、撒藏的骨灰安置思路,尤其是把村级骨灰堂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从2007年起,力争三年完成,骨灰堂建设资金由市、县、乡三级财政各承担1/3,实行先建后补,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奖补一批。目前,该市已投入432万元财政专款,建成133座村级骨灰堂,明年将做到村村都有骨灰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