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现代农业演绎生态文明
相濡以沫婆媳情
免费培训退役士兵
周末名家讲坛开讲
评出“文明示范岗”
开展明码标价检查
管城推行志愿者服务专业化
和谐新风荡漾
真情温暖人心
社区有支
老年文明纠察队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现代农业演绎生态文明

惠济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崔海军)沼气发电,无臭牛舍,蚯蚓分解牛粪制成有机肥……几天前,在惠济区一片黄河滩地,记者见到这样一些新鲜事。这种以生态循环为内容的现代农业模式,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而且无需给庄稼施化肥农药。

走进天园农业生态循环公司的养殖场,工人正在搭建木板房。“这里正在建餐厅,建成后使用的空调设备全部由沼气发电驱动,顾客就餐的食物蔬菜,大部分来自于农场。”公司负责人王水章告诉记者,他的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在黄河滩租了200亩地,以肉牛养殖为主,目前存栏肉牛1000头,与其他养殖场不同的是,他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用生态手段实现无污染零排放。

王水章领着记者来到几排牛舍前,虽然距离牛很近,但记者并未闻到臭味。“这里是肉牛养殖区,西门塔尔肉牛,我这里年出栏3000头。牛肉能卖钱,牛粪也是宝贝,大部分牛粪养殖蚯蚓,蚯蚓用于喂鱼、喂鸡,蚯蚓粪是果树和蔬菜的良好有机肥,而且有很强的除臭效果。牛舍旁,是一个巨大的沼气罐,牛的粪便以及冲洗水经过处理可以产生沼气,一部分沼气用于生活使用,另一部分用于发电。”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台沼气发电机正在运行。“每天发电几百度,足够日常使用。”王水章说。这里已经建成1000立方米沼气池,一台50千瓦沼气发电机年发电43.2万度。

农场内还分布着几个鱼塘和大面积的蔬菜果树。“这里的鱼不吃饲料,只吃蚯蚓和沼液的鱼虾长得快且味道好,鱼塘周期换水作为肥料用于灌溉果树和蔬菜,果树下面养鸡鸭……”王水章像是在讲一堂现代农业课。

采访中,惠济区农委畜牧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污染日益严重,而动物粪便又是良好的有机肥,如何变废为宝是个新课题。这样的循环养殖业模式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以生态为本的惠济区,将大力扶持,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全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