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皮肉与灵魂
断爱近涅槃
挥金如土的林黛玉
闲话做人
石雕精品门枕石
高跟鞋的性别
“高考移民”白居易
永乐帝“削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永乐帝“削藩”

永乐以藩王身份起兵,夺取皇位,他当然深知藩王对皇权的巨大威胁,所以他即位后无疑要把“削藩”作为自己的既定方针。但朱棣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充分认识到“削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首先亮出的不是藩王的削夺者而是藩王利益维护者的姿态。对被建文削废的五位藩王,除湘王自焚外,朱棣将其余四王全部复爵,并对他们大加赏赐,使得这些藩王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朱棣又不动声色地将一些藩王改变封地。如宁王原封大宁,因助燕王“靖难”有功,当初朱棣曾有“事成中分天下”的许诺,但此时却矢口不提,宁王请改封苏州或杭州,均遭拒绝,最后改封南昌。

改封,使那些对永乐威胁较大的藩王脱离了原来经营已久的地盘和军队。这些藩王尽管有奇谋,善用兵,改封以后也只能如虎落平阳、龙困浅水,难以兴风作浪了。领兵肃清沙漠、抵御蒙古残余势力的任务,已悄悄转移到朱棣亲信武臣手中,藩王统领重兵的格局也被打破了,解除了藩王对朝廷潜在的军事威胁。

一些藩王完全不懂得乃兄永乐帝的用心,把永乐对他们的优礼看成是对藩王利益的真心维护,于是他们自恃宗室之亲,得意忘形,骄纵不法,这正好给永乐提供了“削藩”的机会。齐王朱樽骄纵残暴,复封后在青州城内阴结勇士,招纳王命,擅令校尉,甚至僭用帝号,用自己的护卫兵士守卫青州城,使地方守吏不得登城夜巡;他还任意拘留、监禁无罪之人。王府官吏李珙欲向朝廷举报,被其秘密关押,企图杀人灭口。消息传到朝廷,永乐完全可以凭此将其废削,但他为了不致引起其他藩王的疑惧,做得十分审慎。他先是赐书劝诫,希望他“涵养德性,宽以驭下,用保始终”。两天后,再次赐书劝谕。但朱樽不思悔改,我行我素,并欲图谋不轨。永乐第三次赐书,明确指出他“比为悖逆之事属矣”,质问他为什么“恬不知悔,恣肆日甚”。最后警告他:“非分之思,不可数得,王其省之,毋贻后悔。”这次朱樽似乎受到震动,上表悔过,并要求来京谢罪。谁知来京后,廷臣交劾,朱樽非但不接受批评,反而凶相毕露,疯狂叫嚣:“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耶?会尽斩此辈。”至此,朱樽的丑恶嘴脸已得到充分暴露,永乐顺从众意,下令罢去朱樽护卫亲军和王府官属,并将其留在京郊,不准返回封国。朱樽心怀不满,怨言啧啧。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削去朱樽及其子之爵位,废为庶人。朱樽成了永乐削废的第一个藩王。 第二个被削的是谷王朱槔。他也是凶残成性,骄肆妄为,抢夺民田,侵吞公税,滥杀无罪之人。王府长史数谏,朱槔竟诬其诽谤,磔杀之;他又招匿亡命,演习兵法战阵,制造战舰、弓弩器械;大创佛寺,度僧干人,整日咒诅;尤其严重的是,他阴谋趁元旦向皇帝献灯之机,选壮士教之音乐,混入禁中,伺机谋变,还企图拉拢蜀王共同起事。蜀王向永乐告发其阴谋,于是永乐召朱槔入朝,并向大臣公布了朱槔的罪状,诸大臣同声请诛。但朱棣引而不发,仍要诸王议其罪。如此慎行,一方面可以避免授人以口实;另一方面通过诸王议罪,又起到警告、教育诸王的作用。用心可谓良苦。周、蜀、楚等王认为朱槔违祖训,谋不轨,诛无赦。应该说,一切都已水到渠成了,但永乐为避免激化矛盾,仍不开杀戒,只是将朱槔及其二子削废为庶人。 宁王朱权改封南昌后,有人告其“巫蛊诽谤事”,永乐经过密查,属无中生有。但风声传到朱权耳里,深知永乐为人的朱权看破红尘,从此不问政治,洁身自保,自建精庐一区,莳花种竹,鼓琴读书。这种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使他与永乐始终相安无事。周王复封后,由于对属下管教不严,府中违法违制事件时有发生。永乐多次赐书劝诫,周王也向永乐深陈悔罪改过之意。永乐后期,又有人屡告周王图谋不轨,永乐召其入朝,周王顿首认罪。永乐亦以宽大,并未给予处分。聪明的周王立即主动交出三护卫官军。从此,周王也远离政治,以善述终其世。

岷、代、辽三王,因罪被革去护卫。其余的藩王因能俯首听命,奉制守法,永乐仍保留其封爵。

至此,永乐顺利地解决了明初藩王威胁中央集权的严重问题,彻底打破了藩王掌兵的格局,使其再也掀不起危及皇朝的狂飚。

摘自《文史春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