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乘国际列车
低碳生活
单弦二胡
上电视的感觉
奥运全民总动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奥运全民总动员

出差半个月回到居住的小区,在门口突然被门卫叫住,他微笑着请我在一张奥运文明守法市民承诺书上签字,陡然间我才发觉原来奥运与我那么近,而我此前却浑然不知。我大笔一挥,痛快地签下我的承诺。

想想,时间溜得贼快,申奥成功那天,我还是北京驻华使馆区的一名士兵。那晚22时10分,当电视上传来奥运主办城市花落北京的喜讯时,我正在葡萄牙使馆站岗。只记得,没一会工夫,使馆区的街道上满是欢呼的人群,其声如沸,其势如虹。闻其声,感其势,我也不禁心潮澎湃,一如北京的七月,汗津津,湿漉漉,说不出的舒坦,只觉得特炽烈。

如今,我已离开部队成为一名公司职员,目睹着北京因奥运盛事所带来的地覆天翻的变化。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高楼林立,高架环绕,鸟巢、水立方等各场馆建筑悄然竣工。在不知不觉中,城市的水更清了,天更蓝了,草更绿了。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动感的都市,让人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和遐想。

奥运,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与每一个人休戚相关。不管你居住在街巷胡同,还是躬耕在穷乡僻壤,总能体会到奥运带来的惊喜和感动。

住在乡下的父母,每天与泥土打交道,起早贪黑忙得天昏地暗,可他们得空之余也会关注奥运。特别是奥运临近的这几个月,每次我打电话回老家,他们在念叨我的“个人问题”之外,总会问起一些北京奥运会的情况,话语里充满了喜悦和向往。我说既然这么痴迷奥运,就来北京一趟仔细瞧瞧。可爸妈说家里现在忙抽不出身,再说了,想去北京看奥运的人成千上万,如果一窝蜂地都往北京跑,那不是给奥运添乱嘛,其实在哪里都可以为奥运加油!

远在羊城的兄弟吴伟,亲临圣火在广州传递的那天特别激动。他说,为了一睹“祥云”的风采,数十万市民站在街头,为北京奥运摇旗呐喊。那天黑压压的人群横了整条天河路,他也因此目睹了千人齐步行的壮观场面。不管男女老少,个个拿着小红旗,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许多人更是拖家带口,几个大人轮流把自己的孩子扛在肩上……也不知是谁发起的,说“中国!”然后人们就很自然地说“加油!”那盛大的场面让他永生难忘。

住在天津的弟妹告诉我,好多年没有写诗的父亲,最近诗兴大发,一门心思窝在屋里写了几十首有关奥运的诗歌,弟妹还特意短信息发来一首我传阅:“我不去运动场,我不是运动员,领奖台上不会见到我,我的心却时刻和奥运连成一片;我是奥运志愿者,我有我的理念,在外地人面前我是天津人,在外国人面前我是中国汉。我要为国争光,我要为国露脸。”

跟一位社区老大爷聊奥运时,他朴实的话语让我动容。他说,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奥运,对中国、对北京的认识不仅仅是“鸟巢”、“水立方”,不仅仅是姚明、刘翔,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的有限的中国人,可能是一两个人,也可能是几十个、几百个。如果他们见到的是横穿马路、随地吐痰的几个北京人,对北京是什么印象?如果遇到的是遵守秩序、文明礼貌的中国人,对中国又是什么感觉?要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说的真好,奥运贵在全民参与,一起行动起来。对于热爱生活的人们来说,与其说奥运会是一次世界顶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由全世界人民亲手缔造、共同庆祝的节日。我想,在体味奥运的日子里,无论你身在何方,都会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所感染,由之培育出的“和平、友谊、多元、共赢”的幸福之花将在你的心头怒放。

图/涛 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