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2008北京奥运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购票者展示自己买到的田径比赛门票
绿城 为祥云沸腾
准备工作就绪 奥运村开村在即
中国奥运军团成立誓师
参赛规模位居各团之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绿城 为祥云沸腾
传递动作看不厌各广场市民狂欢火炬手家沸腾了 纪念品热销绿城郑州明天更美好

祥云火炬来到咱家门口了!昨日,祥云火炬来到郑州传递的消息迅速传开,绿城人民沸腾了,市民收看火炬传递电视直播,购买奥运纪念品,大街小巷商铺汽车纷纷插上国旗和奥运五环旗,市民用最喜悦的方式,迎接奥运火炬的到来。

火炬传递在家看

昨日8:00,记者来到华山路社区居民刘老太家,刘老太正和她不到三岁的孙女一起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奥运火炬祥云在我市传递的时况直播。

“快看!这是中央电视台的海霞,她是咱郑州人,回来传递火炬了!”今年60出头的刘老太平时就是个电视迷,说起央视几个著名节目主持人,如数家珍。她的小孙女格格眼睛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一边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会会旗不停地挥舞,小嘴学着电视画面里现场拉拉队员的声音,一边大声叫喊着:“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传递动作看不厌

“这次火炬传递的动作真好看,百看不厌,流淌着自然和谐的气氛。”在昨日的火炬传递中和传递后,奥运火炬的传递动作让市民赞不绝口。

华山社区附近的一个超市,高高挂置的电视机成了顾客和员工视线的共同焦点。一位顾客由衷地感慨说:“奥运圣火传递到咱郑州,几乎每个火炬手表现的都不错,传递的真是超级成功!尤其是火炬传递动作,有舞蹈动作、有竞走动作,还有代表咱河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少林功夫招式,火炬手之间不仅配合默契,而且造型极具个性,不仅表现出咱河南省会人民对奥运到来的极大热情,而且也向外界展示了咱省会人民幽默风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各广场市民狂欢

上午8:30左右,紫荆山广场两个户外彩色大屏幕电视正在实况转播奥运火炬传递郑州站的情况。这里聚集了数百名充满欢乐和激情的市民,广场处处彩旗挥舞,“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口号声和呐喊声此起彼伏。一群河南农大的在校大学生穿着统一的红色T恤,头上扎着红色缎带,挥舞起大幅的国旗和奥运旗帜,一条巨大的横幅上写着“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助威!”这支充满激情的队伍所到之处,引得市民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为他们拍照。一位中年市民奇特的装扮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他头戴奥运五环,一手挥舞国旗,一手高举“祥云火炬”模型。在他的身上绘满了红色祥云,下身裹着一块红布,把自己的身体装扮成了一支“火炬”。这位自称“中国最牛的火炬人”的郭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今天一早儿他就是这身打扮,沿未来路、东明路、金水路一路奔跑来到紫荆山广场。

设在郑州华联楼上的大屏幕电视,正在现场直播奥运火炬在郑州的传递情况,二七广场上、天桥上,到处都站满了人,有近8000人站在这里观看,不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一些人自发组织起来,有高校的学生、有通过QQ群联络一起来的网友,也有市民,相识的不相识的,为了共同的心愿——“为奥运加油”聚在了一起,他们手举国旗和奥运旗帜,头上扎着红色布带,边围着广场走,边高喊“中国加油,北京加油,郑州加油”的口号,周围观看的群众也高喊口号积极响应。

火炬手家沸腾了

昨日7:50,惠济区大河路办事处惠济桥村的男女老少,已经喜气洋洋地聚集到村文化室,收看奥运火炬在郑州的传递实况,比过节还热闹。因为该村就有一个火炬手,他的名字叫赵英杰,乡亲们一定要一起看看他传递火炬时的风采。

8:00,村民们早就把电视频道锁定在中央五套,聚精会神地收看着传递情景。祥云火炬一棒接着一棒,从一个个火炬手中传递着,乡亲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助威声。

9:00整,第67棒火炬手赵英杰出现了,当他从第66棒火炬手手中接过火炬时,整个村庄沸腾了,欢呼声从村文化室和家家户户传出,在赵英杰传递过程中,村民们摇动着手中鲜艳的国旗,在电视机前不停地呐喊助威。63岁的于重禄老汉看到自己村里的农民也参加了奥运火炬的传递,激动得泪花闪闪:“我活了60多岁,第一次看到农民也能当奥运火炬手,真是太高兴了。”

纪念品热销绿城

一些与奥运相关的产品也在趁“火”热销。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兴华南街,仅这条街上就有好几家卖奥运产品的店铺。鲜红的国旗、奥运五环旗,还有印有迎奥运的T恤,迎奥运的缎带、手带,应有尽有。

在这里记者还碰见了一位来自安徽的火炬迷,他一路从海南追到郑州,销售奥运产品,仅在全国传递的这短短一段时间,他就赚到了2万多元。

郑州明天更美好

“圣火来到郑州,是福气来到了郑州,祝愿郑州的明天更美好。”昨日上午,在郑汴路英协社区,市民王先生邀请邻居和好友们在家中共同观看圣火传递,热情祝福郑州明天更美好。

王先生一家都是奥运迷,家中摆放着火炬模型、奥运币、奥运旗等,还有五个漂亮的布绒福娃被吸盘“镶”在玻璃上,家中奥运味道十足。

“我和老王是多年的朋友,大家都喜欢打乒乓球。没事儿的时候,我们邻居几个好哥们经常一块儿打球,共同的运动爱好让大家相处的很好,我想这就是体育运动的魅力。今天大家坐在一起看奥运圣火来郑州,感到很自豪,家乡富了,更美了,咱郑州人脸上有光呀!”王先生的邻居刘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安群英 刘玉娟 靳 刚

陈亚洲 栾月琳 张 立 高 凯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