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中原车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凯美瑞凸显保值优势
雅力士:小车型大空间
有多少新车值得期待
吉利为证,自主品牌突围车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吉利为证,自主品牌突围车市
本报记者赴浙探秘吉利汽车十年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 莉

从低价取胜到低端瓶颈,从成长之困到战略转型,吉利汽车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艰难成长的一个样本。7月25日,在吉利集团总部,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王自亮就企业战略转型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7月24日~26日,从浙江临海研究院到宁波生产基地再到杭州总部,来自北京与河南的媒体采访团深入吉利汽车生产一线,见证这家我国汽车行业十强中惟一民营轿车企业的蝶变。本报记者作为采访团成员之一,对这个转型中的中国最大民营企业汽车集团进行了参观采访。

蜕变 绘制宏伟蓝图

10年前的8月8日,吉利首款汽车在浙江临海下线,以低价策略敲开了进入汽车市场的大门。低价,在当时是优势,现在却是瓶颈。当“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成为低品质、低档次的代名词时,如其他欲有所为的自主品牌一样,吉利选择了“战略转型”。

从车标到宣传语,从产品的更新拓宽到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这家以经济型轿车起家的民营企业,正经历着品牌形象提升和产品系列转型的特殊时期。相对于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动辄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而言,吉利只是汽车界的“婴儿”,但走过10年艰难的创业之路,吉利汽车已经羽翼渐丰。

在吉利高层领导心中,已经画出了这样的蓝图:到2015年,吉利的生产规模达到200万辆,其中70万辆在国内销售,企业脱胎换骨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

转型 从价格到技术

无论在生产车间还是在研发大楼、总部办公大厦,“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这一标语都随处可见。刘金良表示,吉利转型完成以后,在保持原有成本和价格优势的前提下,要实现技术领先,品质优秀。

技术领先并非空谈。在高速爆胎安全领域,吉利集团率先提出了BMBS技术,即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这一彻底化解爆胎风险的技术全世界领先,成为吉利汽车“总体跟随、局部超越”策略的最佳体现。BMBS之外,在发动机CVVT技术、自动变速器、电子转向助力EPS等核心技术方面,吉利还拥有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杀手锏”。

同时,在油电混合动力、电子平衡动力总成技术等方面也实现重大突破:在西部,吉利首批上市的国Ⅲ远景CNG双燃料车抵达乌鲁木齐仅两天就被抢购一空;C-NCAP被央视曝光后,在众多媒体的注视之下,吉利远景碰出了42.2分的成绩,成为目前碰撞安全性能测试中唯一获得四星级的自主品牌轿车车型。

成长 做中国的“丰田”

四种不同的车标,涵盖各个细分市场;近30款全新车型,完全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箱……走进位于浙江临海的吉利汽车研究院试验大楼,记者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悬挂全新“东方神鸟”车标的雄鹰系列车型;悬挂盾形的金色车标的跑车系列;悬挂由红、黑、黄三色组成的“六方块”车标中高端车型,吉利汽车的分品牌产品布局已然成型。城市SUV、MPV、概念车、首款中型商务轿车,还有反映吉利开发能力的混合动力车、甲醇轿车,加上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产品,产品线初成规模。

王自亮告诉记者,到2015年吉利将在经济型轿车、基本型轿车、中级轿车、豪华高档轿车、紧凑型皮卡5个技术平台上延伸出15个产品平台,推出40余款产品。“我们要向丰田看齐。”问及最终发展目标,刘金良的回答平淡而不失雄心:“目前中国这么多汽车品牌,竞争到最后只能剩下6~8家,吉利汽车希望成为其中一家。”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