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区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旗在非公企业飘扬
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
中牟8000多户农民
拿到农信绿卡
昔日兵哥哥
警队过节日
“龙腾华夏”木雕问世
小小照明灯
节能显奇效
平凡演绎至孝 点滴汇聚真爱
搬走工厂 拆除锅炉
八一建军节
官兵同看《音乐大典》
金水区
启动消夏广场文化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平凡演绎至孝 点滴汇聚真爱
30本“小便日记”自编歌谣唤母记忆
王德辛在喂岳母吃饭。

本报记者 张 立 王 璇 实习生 郝 萌 文/图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粮运社区却有这样一位孝子,他精心照顾侍奉年迈的岳母,演绎了一个女婿的无私真爱,彰显了大爱至孝的感人情怀。他,叫王德辛。

照顾俺妈可有成就感

一进王德辛的家,记者就感到与众不同,明亮的客厅内一尘不染,所有的家具和用品都摆放得错落有致。一位衣衫整洁的老人正端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这位老人就是王德辛85岁高龄的岳母。

已经85岁高龄的老奶奶虽然说不成话,但身体挺硬朗。王德辛对记者说:“照顾俺妈我觉得可有成就感,如果有一天不照顾,我觉得少点啥。” 据邻居和以前的同事讲,王德辛这个从骨子里透着温善的人,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小区有口皆碑。

30本“小便日记”

2001年王德辛在郑州高等级公路管理处退休时,他的岳母患了脑梗塞,病情越来越重。“从2003年开始,妈大小便就不能自理,吃饭穿衣全靠别人伺候,虽然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自己却不会说话。岳母跟我生活30多年,对我像亲儿子一样。我就更应该像亲儿子一样伺候她。”说起岳母,王德辛感激不尽。

每天晚上王德辛都惦记着岳母小便的事。有时睡过了头,岳母就会尿床,有时他刚搀扶岳母小便后睡下不久,醒来的妻子又把岳母搀起小便。为此,他开始记录老人小便时间。找来一个笔记本,老人每小便一次,他就在笔记本上记一下时间,下次醒来后,一看笔记本,就知道是否需要搀扶老人起来。有时候妻子晚上醒来,也看看这个笔记本,不用问丈夫就知道是否需要搀母亲小便。王德辛还告诉记者,这样做也可以观察老人小便次数的异常变动,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

从5年前岳母无法自理大小便算起,王德辛和妻子每晚都要起来搀扶岳母小便四五次,最多时一晚起来9次。每次搀扶老人小便后,王德辛就会在纸上写下小便时间,以避免因盲目打扰老人睡眠。没想到,这一写就是5年,已写了整整30本。妻子李玉梅笑着说:“他呀,对妈孝顺得很,担心我搀不动,我妈洗澡、大小便大都是他伺候。”

自编歌谣唤母记忆

“走一走,扭一扭;练一练,看一看……”王德辛搀扶老人去厕所时,嘴里唱着歌谣,一边还随着节拍有节奏地扭动着老人的身体。为让岳母增加运动,王德辛经常搀扶岳母到客厅里转圈,唱自编的歌谣。

“这些歌都是我们自己编的,能让妈心情愉快。虽然她说不成话,但我们说话她还是能听得懂的。”王德辛指着老人说,“你看,她抿着嘴在笑呢,能听明白的。”

“我妈年轻时非常善良,经常帮助别人,我们就把她年轻时候的事加上老家的风俗编成歌谣,唱给她听,目的是唤起老人的记忆,让她的脑子好使。”说着,李玉梅唱起了他们给母亲编的歌谣:“走啊走,咱俩走到九月九;走到九月十五会,咱们回家赶大会;客人来俺家,俺妈挽起袖子下灶火;擀面条,烙油馍,俺妈做饭真好吃。” 这样的歌谣,李玉梅和丈夫编写了不少,经常唱给母亲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