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连 载 上一版3
名人名家书画展作品选
做智慧女人
千古中医故事
tpzz208076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千古中医故事

我们普通人可能不知道正气和邪气是什么意思。正气是什么意思呢?正气包括一个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比如有的小伙子吃饭多,消化得好,他消化系统的机能好,这就是生理活动能力,说明他的消化系统的正气壮盛。有的人,吃一点点都消化不了,说明他消化系统机能差,正气比较薄弱,这是正气不足。正气也包括抗病能力。流感来了,很多人都传染上了,同样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某同事就不得流感,这就说明他抗病能力强。还有得病以后的恢复能力:大家都得感冒了,人家喝点姜糖水,出一点汗,一宿就好了。可是有的人,七天不好,拖了十四天。一个人好得快,就说明他正气强盛,好得慢就说明他正气薄弱。所以,正气是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总称,我们保持正气的强盛就会少得病,得了病也会好得快。邪气是什么呢?所有的致病的因素,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因素都可以叫邪气。

中医在分析的过程中,用中医的理论来分析,得病以后正、邪的关系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包括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关系,然后针对这种情况再去治疗,这就叫“辨证论治”。但同一个病,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以后在治疗上就用不同的方子。我们今天的人就把这叫做“同病异治”。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给后来的医生另外一个启示,叫做“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却可以用同一种方法,甚至用同一个方子来治疗。

张仲景当时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在古代,医学分科比较粗,只把病分了两大类,一类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如风寒暑(热)湿燥火这些邪气,包括一些传染性的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病证都叫“伤寒”。那么除了这类的病证之外,剩下的像七情六欲所导致的,饮食不调所导致的病证,都叫“杂病”。那时候分得很简单。而张仲景呢,他外感病也治,杂病也治,所以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上记载,面对两个不同的病人,面对心烦和腹痛两种不同的病证,张仲景居然用同一个药方——小建中汤,并且都疗效显著。那么,书上的记载是真实的吗?这种异病同治的方法真能行得通吗?

有一次我在门诊遇到一个病人,他得了结肠癌,做了手术,这是现代的首选的治疗方法。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他腹腔的淋巴结转移了很多癌细胞,因此手术之后又加了放疗,这一放疗就引起了放射性肠炎,肚子疼,越到晚上越疼,疼得他睡不着觉,只好打止痛针,吃止痛药。找大夫看,大夫说这就是放射性肠炎,疼上半年就好了。他说,老天爷,让我疼上半年,我可忍受不了,我还是找中医大夫看看吧。他从网上查到了我的名字,就从外地跑来找我。我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这个人血色素偏低,整个人比较瘦弱,他是患癌症的身体啊,这不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吗?舌上又有瘀斑,手术以后很多人舌上有瘀斑,这是有瘀血的表现,所以我就用张仲景治疗肚子疼的这个“小建中汤”,加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吃。他吃了两周以后,疼痛明显减轻。后来又吃了一周,基本上不疼了,他非常高兴。这个人手术之后到现在大概有四年多了,隔一段时间就来北京找我适当调理调理。

放射性肠炎,张仲景肯定没有遇到过,那个时候没有放射疗法,可是我们今天用张仲景的小建中汤,用他这个方子来治疗气血不足、肚子的经脉失养、腹部筋脉拘急痉挛这些症状,就有疗效。当然,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加减。

有一次,一个大一的女学生被她妈妈带来看病,她往那一坐,面带愁容,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人非常消瘦,不说话。她妈妈说,我这个孩子原来很活泼,从上大学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也不爱吃饭,也不好好睡觉,逐渐消瘦。我问女孩,你月经来得正常吗?她妈妈说,她月经正常。这个孩子就瞪了她妈妈一眼,然后就跟我说,大夫,能让我妈妈出去一下吗?我跟她妈妈说,孩子既然有这个要求,你是不是回避一下?然后妈妈就出去了。这个孩子说,我有很多事情不敢跟妈妈说,实际上我已经闭经五个月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