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奥运之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竹竿胡同看“射箭”
永远难忘的笑容
小荷才露尖尖角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我和你一样落泪
2200名少林小子抵京
“花木兰”亮相沙排看台
走,逛秀水街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走,逛秀水街去
逛累了有足疗“伺候”丝绸生意最火爆生意创新高
奥运期间北京外国游客骤增,前来秀水街“淘宝”的外国朋友们比平时多了一倍,成为这里主要的消费人群。 图为外国运动员利用比赛间隙到秀水街购物。
秀水街内艺人为外国朋友捏面人像。

来北京之后,早就听说秀水街的名气,昨天,记者到天坛附近采访时,顺便来到秀水街,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意”。走在秀水街里,满眼望去的都是外国人,满耳听到的都是不同语种的对话,让人恍如置身外国市场。来到秀水街,像个中国文化的博物馆,中国特色的商品可以尽收眼底,逛秀水,绝不再是淘赝品和便宜货的代名词。在劝退了数百家涉假摊位之后,如今的秀水已经改造建成了上千平方米的成衣制作专区。瑞蚨祥、红都、全聚德、同仁堂、内联升、盛锡福……这些响当当的老字号品牌全部被请进店内,一下子占据了总营业面积的1/4。

秀水就是“奥运村”

来到秀水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里仿佛没有语言的任何障碍。汉语在秀水街是第二语言,英语才是第一语言。

在秀水街里面干销售,会英语是关键的,因为这里讨价还价都要用英语。记者在秀水街采访的时候,就听说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人公叫罗丽丽,河北人,高中毕业后就到秀水街卖货,开始的时候罗丽丽只会用英语说数字和颜色,由于每天接触的外国人多,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现在罗丽丽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大学四级。记者在秀水街看到,所有的营业员穿着统一的红背心,不断地招揽着外国朋友,都是用英语叫。

在这里外国朋友很吃香,服务员操着流利的英语和外国客人对话,大多数小妹还主动拉着他们的手,“亲热”地外国朋友谈判,有时店主和老外谈到正兴处,一个小小的计算器就成了双方讨价还价的道具。

逛累了有足疗“伺候”

秀水街四楼有一个足疗的区域,在秀水街里购物累了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停下来, 享受一下地道中医足疗。

一位足疗馆的工作人员小王告诉记者:“8月7日,我接待了一位特殊客人,他是斐济总理,陪夫人来买珍珠时,看到这里有按摩服务,他突发兴致,自己跑到这里做起了足底按摩,享受了一下足疗的待遇。”

丝绸生意最火爆

英语单词“Silk”是丝绸的意思。在秀水街里,“Silk”是受欢迎的商品,从老布什到罗格夫人,从国外运动员到国际友人,他们都要购买一些丝绸产品,很多人还要订制丝绸的旗袍和唐装。老布什一口气就买了7件真丝的睡袍。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秀水街成为了国外运动员和游客最喜欢的地方,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到“梦之队”篮球明星,从奥委会主席罗格夫人到一些国家总统的爱妻,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到国外游客,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朋友,他们都要到秀水街“秀”一下,才能达到满足的要求。

生意创新高

秀水街停车场随处可见北京奥运专用车辆,市场内也满是挂着奥运工作证件的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等。据秀水街的市场部统计,从7月底到现在,秀水街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0%以上,服装订制等柜台的营业额甚至翻了一番。美国水球队、拳击队,墨西哥代表团,澳大利亚代表团,加拿大奥委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贵宾光顾过秀水街,秀水街每天接待的奥运贵宾都有几百人,销售额几乎每天增长10%。据统计,自8月1日以来,秀水街每天客流量最高达5万人次,丝绸、服装订制的销量比往年同期翻了一倍。“我们的商户不仅是在赚钱,更是在享受奥运的快乐。”

昨天,记者离开秀水街时突降倾盆大雨,但这丝毫不能让外国朋友退缩,一批批冒雨前来光顾的外国朋友继续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 刘超峰 文 李利强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