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下女人
千古中医故事
教 练
从“人”说起
宋氏中医(上)
《我的免费纽约》
好好“享受压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宋氏中医(上)

朱永忠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才众多,名医辈出,战国时期有名医扁鹊,东汉时期有神医张仲景,隋唐间大医学家孙思邈,明代医药学家、医圣李时珍,都是历史上中医的杰出代表。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辖区内宋氏名医颇多。据民国五年《郑县志》记载:清末名中医有宋运善、宋捷三、宋广述(北岗村人)等。宋捷三,字锡堂,世居须水镇北岗村,清末人。从小学医,尽得其祖医术,痘疹尤其所长,享年79岁,其子广述继其业。近代名中医宋金离(北岗村人),擅长治疗妇科杂症,并搜集整理有《经验良方》,远近闻名。宋仙洲,西岗村人,出生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2月3日,卒于1949年1月,祖传六代世医,擅长内科、妇科杂症,善用“丹溪滋补法”,搜集整理大量祖传良方,汇集成册,称《良方拾遗》,惜资料遗失,行医30余年,享有较高的声望。宋相贤(宋庄人),儒医,特长中医喉症、内科杂症,教书育人40年,行医数十年,享年96岁,负有众望。宋永晰(宋庄人)擅长治疗肝病,收集整理治疗《肝病验方》,将肝病分类型施治取得较好的效果。

旧时中医行医方式有四种:一是受聘坐堂行医;二是行医兼营药铺;三是挂牌行医;四是游医,即走村串户行医。其中行医兼营药铺的较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振兴中医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1952年政府对民间中医、中药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发证,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集体联合诊所,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均转为国有医院医师。宋金离、宋永晰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