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奥运之火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记忆”陈列5000年
长城脚下的奥运追梦人
中国“飞人”刘翔未能入选
沙排
终会
展翅飞
奥运精神成就书法艺术
“世纪坛”的七年等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世纪坛”的七年等待

北京昨天又下雨了,它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热烈。密密的雨点驱散了京城的喧哗,往日眼中狭窄的街道骤然变得宽广漫长。万物显出明亮纯净的光泽,绿的更绿,红的更红。一把把七彩雨伞,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点缀出满街的万般风情。在雨天仍有如此好的心情,皆因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型奥运展览,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七年前的7月13日那个夜晚,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玛兰奇老人的““Beijing”这个词甫一脱口,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中华世纪坛,便成为中国欢庆胜利的中心,那一刻,“我们赢了,奥运来了”成了最时髦也最时尚的话语,五星红旗在“世纪坛”漫天飞舞。一回首,已过7年,7年的筹办,中国人民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奥运会的各项软硬件建设中,鼎力托举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事。

七年的等待,如今,距奥运会圆满结束仅有三天的时间,古老中华已经以她独特的魅力展示给了世界。走进展览厅的大门,在一个令人震撼的环球宽大屏幕上,显现的是老北京和新北京的影像,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成果直扑眼前。再往前走,便是“第29届奥运会冠军榜”,墙上贴着已获得北京奥运会金牌运动员的照片,红色的背景洒上金黄色的灯光,还有神情各异的金牌选手,这个“冠军榜”显得特恢弘也特大气。据工作人员介绍说:“‘冠军榜’是在今年8月1日这个展览开展时就已经‘面世’了,每产生一枚金牌,便会在第一时间贴上获得金牌运动员或运动队的照片。”看完之后,我们皆感慨:太有创意也太有才了。在展示北京现代交通建设成就的大厅里,弧形墙体模拟成的地铁车厢吸引了诸多观众的驻足,车窗外3D数字影像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可以对古老、现代和宜居的北京有一份饱满的直观印象。

由“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七年筹办、推动发展”、“残奥运动与中国残疾人事业”、“中华体育、神韵流长”和“现代奥运、体坛庆典”五部分组成的展览,涵盖了中华民族追求奥运梦想的百年历程、七年筹办工作的丰硕成果、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等精彩内容,有许多珍贵的档案和实物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在介绍中国追求奥运梦想历程的展厅里,一老者凝神观看,神情激动地说:“1932年刘长春一个人去参加奥运会,今天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届奥运会,中国发生的变化真是巨大啊!”

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幅幅印刻着历史足迹的照片,令专程前来参观的波兰奥运代表团运动员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和组织工作赞不绝口。团里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对开幕式上使用过的缶特别感兴趣,围在一起重重地敲,还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高呼:“加油!”

七年前,梦想从这里起飞。经过七年的等待,奥运会来到了中国,中华世纪坛的奥运展览让每一位观众都如同身临其境,都能从中强烈感受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北京奥运会理念。

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王文捷 文 李利强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