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市县新闻·登封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太有震撼力了!”
看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钢琴王子”郎朗倾吐六字感言
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
二车相撞 受伤司机困车内
两套方案 消防官兵勇营救
大唐碑旁有棵“避雷树”
找不到妈妈就找警察
计生宣传上了公交站牌
嵩山申遗:诸事俱备待东风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
中岳庙遥参亭。(资料图片)

宫嵩涛

嵩山历史建筑群历经东汉、北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至今,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种类最多、持续修建时间最长、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历史建筑群。其民国(1912~1949年)时期建筑较好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形貌,为人们考察、研究民国时期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嵩山历史建筑群的民国建筑主要集中在太室阙和中岳庙,分布在中岳庙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是:太室阙保护房、中华门、遥参亭、崇圣门、东朝亭、化三门、御书楼及其左右的东、西顺山房,共9座。除中华门、化三门、御书楼左右的东西顺山房已失历史原貌外,其他5座民国时期建筑保存完好。

太室阙保护房: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岳风景区整建会为保护太室阙而修建。面阔五间,进深五檩四架椽,硬山式布瓦顶。四面墙体用青砖砌筑而成,宽厚敦实,南北檐墙各起3券门洞,墙厚1.52米;东西两山墙各起1券门洞,墙厚1.08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房顶坍塌。1953年冬,文物部门依照旧制维修复原。房内墙东西距阙身1.04米,南北墙距阙身1.36米。房屋虽小,但在预防太室阙遭受自然侵蚀(风吹、雨淋、日晒、雷击等)和人为破坏(刻划、搬迁移做他用、拓印等)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该保护房是民国期间全国修建的唯一一座文物保护设施。

遥参亭:原为清式重檐四角亭,1942年改建为八角攒尖黄琉璃瓦覆顶重檐亭。前后两面辟方门,供人南北穿往,其余六面下为坎墙,上为棂窗。亭檐下面的枋木和雀替上,雕有透花人物和戏曲故事多幅。形象优美,工艺精巧。

崇圣门:原为过往门庭,形制和峻极门相似。1942年中岳风景区整建会改建为现制。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歇山式灰筒板瓦覆顶。门内分上下二层,上层南北两面均辟为窗,增加采光效果。下层中心间前后置棂门,东西两次、梢间前后置方形窗。此门具有明显时代特征。

东朝亭:原为东朝房,1942年改建为六角重檐攒尖灰筒瓦覆顶凉亭。

御书楼:是储存道教经典符箓的地方,因清代皇帝祭祀中岳时,御祭文碑多在殿内书铭刻制,改名御书楼。民国八年至十五年(1919~1926年)重修时,删改了原建筑风格。现存建制为面阔11间,进深3间的歇山式黄琉璃瓦盖顶的两层楼房,与传统建制式样大相径庭。

上述民国建筑的修建背景说来话长。1936年夏,学者董作宾、刘敦桢等人考察嵩山文物古迹,在太室阙西阙正面第四层上发现如是留言:“有1922年武进庄某因修《河南通志》调查金石至此,铲除旧刻,题名其上,睹之令人发指。为保存古物计,希望当局应有罚一儆百的处置。”基于同感,董、刘等人书面建议南京国民政府,要求成立“登封县嵩山古物保管委员会”。1942年,成立“中岳风景区整建会”,会长是国民党十三军第八师副师长李全,驻防在登封县中岳庙内。中岳风景区整建会为太室阙修建了保护房,还在房内南墙嵌有刻石一方,上题“禁止游人在太室阙上面题字。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中岳风景区整建会白。”中岳风景区整建会对中岳庙中华门、遥参亭、崇圣门、东西朝房、化三门、太尉宫等建筑大肆进行拆删改建,把一座座标准的清代官式建筑修建成具有浓郁色彩的民国时期建筑。

嵩山历史建筑群的民国建筑学术价值独特。民国时期,特别是八年(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建筑活动基本停滞,处于萧条时期,发展缓慢。涉及文物保护工程,则更少。应该说,中岳风景区整建会是民国期间,国民政府最早成立的县级历史建筑整修机构,其负责的中岳庙整修工程也是民国期间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历史建筑整修工程。就这次整修工程,推进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的发展,在古今建筑技术传承和衔接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式样,比较繁多,像遥参亭、东朝亭等建筑类型完全是袭古手法,没有因新文化的影响而变更建筑外形。崇圣门、化三门、御书楼、中华门等建筑,除受外来建筑的影响,局部采用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使用了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外,也主要沿用传统建筑形式和做法。御书楼对外来文化感受较快,中西杂糅风格较早出现,此楼中三间三个券门上部和四根门柱均用砖雕成西方教堂外部装饰纹样。崇圣门为砖木结构,使用了玻璃窗等建筑材料。在文物保护设施方面,像太室阙保护房就充分考虑到文物本体的特点、作用和文化内涵。太室阙是中岳庙象征大门,真正的中岳庙大门是天中阁,所以当时在修建太室阙保护房时,其高度和体量均没有超出中华门。阙房四周的8个砖券门洞,在理论上保持了阙与庙的通透关系;在视觉方面,阙房与庙院和嵩山的关系仍然和谐,没有出现主次失调的搭配。

尽管嵩山历史建筑群中的民国建筑技术没有清代及其以前工艺精湛,但它是受当时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促成的,有其自身的建筑文化特点,我们应该保护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信息符号,不应该随意改变其原有的特征和风貌,否则,那是对民国时期建筑的最大破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