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是最可爱的人
千场河南电影送灾区
少儿艺术节 少儿当评委
嵩山申遗知识竞赛成绩揭晓
你就是“最可爱的人”
郑州亲人悲悼“本家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郑州亲人悲悼“本家哥”
“做记者就得吃苦”遗憾没能再回家看看

“最可爱的人”魏巍8月24日晚告别了这个世界。昨日上午,沉浸在失去亲人悲痛中的魏柏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追思交往密切的“本家哥”魏巍,72岁的魏柏年刚说出一句“他是个好人哪……”便抑制不住失声痛哭……

不知“红杨树”是本家哥

“第一次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掉泪了,觉得这文章写得太好了,但当时还不知道作者就是我哥。”回忆起在中学学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魏柏年为作者击掌叫好,但当时作者署名为“红杨树”,他并不知道那就是本家哥魏巍,等到亲人相认,对这个作家哥哥自然是敬佩不已。

魏柏年告诉记者,魏巍参加革命的经历可谓传奇:还在郑州师范读书的魏巍经地下党身份的班主任介绍去了延安,家人在很多年里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全国解放后,魏巍才敢与家人联系,并回到家乡。

“我记得有一天,一个本家叔叔找到我父亲,说魏家出了个当官的,回老家要请我们吃饭。”魏柏年回忆说,结果这个“当官”的就是魏巍,他在东西大街附近“请客”,就是请大家一人一碗绿豆面丸子汤再加一个窝头,“那个本家叔当面没发脾气,事后还说我哥怎么那么小气!其实是他太简朴了。”

“做记者就得吃苦”

魏柏年退休前曾在郑州晚报工作,而他的记者身份,也使魏巍对他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魏巍每次见我都说:“柏年啊,你这个单位很重要,是党的喉舌,你要踏踏实实做好工作’。”魏柏年告诉记者,魏巍对记者这个职业特别重视,因而对他的要求也特别严格,“每次到北京,弟兄俩都要见见面,我哥对我说做记者就得吃苦,《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他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不少苦写成的。”

青年离开家乡的魏巍对河南老家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进京演出时,魏柏年请魏巍看戏,这出戏也被魏巍称为“河南吹来的一股春风”,对家乡的成绩魏巍由衷地感到高兴。“演出结束后,魏巍主动上台,他不是接见演员,而是要去向演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带来了一出好戏。”

遗憾没能再回家看看

“今年三四月份我去北京看他,上个月通电话时他都说到想回一趟家。但他这最后的心愿也没有实现,最后的一次河南之行也没有成行,我为他感到遗憾!”提起魏巍最后的心愿,魏柏年痛心不已。

“他说想回家乡再看看家,还想去信阳看看鸡公山……”诉说着亲人的心愿,魏柏年的双眼再次蓄满了泪水,“我嫂子知道我身体不好,一再让我不用去北京了……”听到魏巍去世消息,魏柏年四肢发软,胸口一直喘不过气来,但他强忍着身心痛苦坚定地告诉记者:“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去北京送送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国家一级演员王红丽:

记者拨通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红丽的电话时,她告诉记者自己正在东北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听到魏巍逝世的消息,她的语气顿时低沉了下来。“我记得是2002年12月时,《铡刀下的红梅》在北京演出,当时天气特别冷,下着大雪。但是魏老也来看戏了,看完后他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夸这是个好戏,还上台向演员表示感谢,说了很多鼓励的话。”王红丽说,当时大家都知道魏巍的大名,他的级别那么高,还是个大作家,这样肯定大家的演出,大家都很受鼓舞。

“魏老是个很亲切、很慈祥很和气的老人,他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几代人,我很崇敬他,希望他在天堂安息!”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志愿军老战士彭利钊:

“我第一次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朝鲜战场上,在广播里听到了魏巍的这篇文章,当时印象非常深刻,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今年83岁高龄的志愿军战士彭利钊回忆,听到这篇文章后,他当即打听这篇文章的作者,别人告诉他作者是38军宣传部的魏巍,从此这个名字在他的脑海里烙下了印记,而“1953年回国后,才知道这篇文章的影响如此广泛、深刻”。

虽然彭利钊不是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影响才入伍参军,但在前线听到这样的文章他仍是深受激励,“文章写得太真实了,影响很大,也让战士们更坚强。”彭利钊说,魏巍比他大5岁,也算是他的老哥,如今魏巍逝世了,“他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文章会永垂青史。” 本报记者 左丽慧

中学教师陈丽琼:

从1989年开始担任中学语文教师至今,陈老师已记不清多少次给学生讲授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了。“尽管讲过很多次这篇文章,但每次我的心都还是那么激动,每一届的学生对‘最可爱的人’的那种热爱和崇敬也都是那么的感人。”陈老师表示,自己在上学时也曾学到这篇文章,等到自己成为老师讲授这篇课文时,她对作者魏巍的崇敬之情更为深厚:“他亲身到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写出了那么感人的文章,他影响了几代人,这样的精神值得大家永远学习下去!”

本报记者 左丽慧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