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蚂蚁上树
两只蚂蚁的爱情
就这个秘密不能说
心中有株油菜花
智慧和人品
带刺的巢穴
他们抢出了什么
上班像胡闹
漏宝了
契约精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契约精神

最近参加了一位海归经济学者的授课,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您在国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只说出四个字——“契约精神”。

儒家文化也强调守信,“信”甚至被作为“五常”中重要的内容确定下来。但儒家的“信”更多是在“诚信”意义上提出的,并不相似于西方的“契约”。契约的存在,前提是有两方以上的主体。诚信作为个体的一种道德品质,诉诸的完全是自律和良知,而契约则更多诉诸外在制裁的力量。

过去我们往往崇尚仁义和情感,但这两样却是多变的、多面的、感性的,可以随意按心情而变化,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猜测。诚然,契约也可以撕毁,契约也有结束,但要各自承担结束的后果,而不是那种欲去还留的幽怨。

当然,即使是厚得可以当枕头的契约,也无法涵盖一切。比如,按契约,设计师必须在10月1日之前出图,如果不能完成,就是设计师违约。但如果造成不按时的原因,是我们不断更改设计思路呢?我们就会拿契约期限去压合作伙伴,要求他们高密度加班。因为契约虽然规定了时限,却并没有规定不可以变更思路、不可以加班。这样来理解契约关系,最终会给双方带来伤害,情况持续下去,大家就不得不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不得不通过追加新条款堵塞漏洞,最后每一份契约都可能厚达几千页纸。

然而,这并不是企业所追求的境界。不管是对客户还是员工,能够以一纸协议达成合作,才最符合大家的利益。但这一纸协议可不简单,它的背后是大家都已经默认的、浩如烟海的文件。这才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东西——契约精神,也就是信用和互利。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农场主,因为儿子在庄园内溺水身亡,所以就在庄园里垒了一个小坟冢。几年后,他家道中落,不得不转让庄园,但他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他儿子的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买主答应了,并填入了契约。100年过去了,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孩子的墓依然完好无损。1885年,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美国第18届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但纽约市政府仍然遵守墓地的契约,依旧保留了孩子的坟墓,格兰特将军只能安置在他的身边。

一份普通的契约能够维持200多年,不能不让人感叹。其实道理很简单: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摘自《中国剪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