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靳 刚 实习生 唐炯炯 通讯员 荆继红 文/图
昨天上午,管城区东大街办事处博爱街社区的“博爱聊天室”里,30多位社区居民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这是东大街办事处专门为老百姓提供的一个沟通平台——“博爱聊天室”。每月举办两期,让老百姓讲自己的事、听自己的事,把自己的开心幸福传递到辖区千千万万个家庭。”管城区妇联的魏主席介绍说,
社区10佳持家能手史素英大姐今天成了焦点人物,史素英一家有六口人,每月用水从没超过3吨,用电也总是在十五六度。“在家怎样能更省电?”“把你的节水经验给我们说说。”“身体发福了,旧衣服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地请教她。
“自己吃的馒头、面条我都自己做,味道好、干净卫生,比上街买便宜一半,仅这一项,我一个月就省出100多元呢。”史素英笑着说。
她还介绍说,家里装的所有灯都是节能灯,她们家从来都是随手把不用的电器关掉,这样可以省很多电。她说:“我们家基本不用冰箱,既省电又环保,每天买够全家人吃的菜就行了,买多了放冰箱里,下次再吃总不如刚买的新鲜。”
说到穿衣,史素英给我们拿出一件件她自己改制的衣服。“这些衣服有的是邻居不要了想扔掉的,我看了可惜,就让人家送给我,回来自己在缝纫机上一改就可以穿了。我过去身材瘦,现在发福了,过去的衣服都没法穿了,我就把衣服重新再缝边,把缝隙里面多余的布放出来,衣服就变宽了。”“史大姐,您还学过缝纫啊?”记者好奇地问。“没有,自己摸索的,留点心,做得多了就会了。”
“还有循环用水是节约的好办法。”她把冼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拖完地还可以再冲厕所。就这样,在她的带领下,家里女儿、儿子都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她女儿说:“告诉你们一个小秘方,我发现用淘米水洗脸,美容效果很好,连美容院都不用去了。洗了之后放着发酵后还能浇花,这样种的花可肥啦!”
“现在国家不是提倡环保吗?大家都排队去领环保袋,我呀,从来不去领,把穿不了的旧衣服再裁剪一下做成环保袋,买点菜啊什么的,可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