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中原楼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橄榄城样板体验区盛大开放
困顿时光
郑州房价夺路何去
“搅局”东南:未来名家低价入市
楼市维权为您保驾护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房价夺路何去
本报记者马晓鹏

价格,也只有价格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房地产企业变相调价,加快卖楼速度,回笼资金已成为其缓解资金危机,实施自救的重要模式。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刘社表示:“房价仍有下跌空间。”

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8月16日上午9时,兴亚建国酒店二楼多功能厅,名门国际价格论证会现场。

“这么好的楼盘,名门国际应该是什么价位呢?”主持人的语言极富挑逗。

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秘书长赵进京说,对于名门国际,他自己所能承受的价位单价在5500到6000元之间,不等主持人接话,台下大乱;而房产工作室刘文良说的单价5800元以上的价位,台下复又大乱。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刘社说,她自己所期盼的价位为单价5000元以下,迅即台下掌声雷鸣。

随后,名门国际迅速打出了单价4580元的宣传口号,现场反映强烈,从者如云。

自去年年底开始的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拉锯战”,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河南同策同成策划机构总经理陈铁中坦言,价格才是购房者最关注的,而无论多花哨的促销手段,都在围绕价格做博弈,最后的落脚点还是真金白银。

陈铁中说:“价格,价格,还是价格。地段,品质,配套,教育,都是虚的,只有价格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河南康利达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洪有戏言,“晚降不如早降,小降不如大降”。记者在这里友情提示:不是投降的降,是降落的降。

一切优惠都是变相降价

夺路狂奔的姿态越来越明显了。“为庆祝奥运,8月31日前,建业香槟圣园隆重推出奥运冠军房,每套回馈2万元……”、“原盛国际,一万抵六万!”,“首座国际”已推出20套“特价房”,每平方米狂降500余元。

进入8月份以后,开发商推出“特价房”的数量和力度已经是“史无前例”了,每平方米优惠幅度在300元到600元之间,相当于优惠了8%~10%。

而就目前楼市的“下调”情景,不少购房者则发出这样的感叹:看来房地产商这次真的着急了。

记者注意到,8月份以来,除了形形色色的优惠承诺外,还有一些楼盘打出了“限量”牌,把房源中一小部分拿出来进行一次性优惠销售,同时,还有限时购买可获几万元优惠的促销。

在定价方面,据记者了解,目前郑州有些新开的楼盘价格有的甚至低于二手房。

尽管如此,很多购房者还是不愿意买开发商的账。市民郑先生告诉记者,相对于他能够支付的价位,房地产商降价的幅度还是不够大,他表示要再坚持一下,等房价再下一个台阶时再买。

南京元年地产机构董事长赖刚指出,2007年的房价“亢奋”是不正常的,市场是不健康的,由于市场的力量无法抗拒,泡沫已经到了天花板,因此,即使没有调控,这个泡沫也要破。

房企“降价”以自救

观望的气氛依然浓厚,市场好像不为所动。

而这种“胶着”情形在王牌企划董事长上官同君看来,其实反映了一个市场信息:日益高企的房价已经超出了国民的承受能力。

上官同君认为,当达到一个极限,购房者的“联合观望”必将会如洪水般凶猛。而洪水来临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应本能地奋力自救,哪怕抓住一棵树枝,也要尽快上岸。而如何自救,2008年初万科经典的“王石卖拐”,已给房地产业内一个标准答案。

上官同君说,2007年10月,楼市渐次步入调整期以来,万科先后在8座城市高调降价,比最高点下调了5%~30%不等。

当楼市还在质疑、观望、徘徊、喋喋不休争论之时,王石卖拐却在2008年第一季度从市场拐回来10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资金回笼,实现了“华丽转身”。

“郑州目前出现的‘量跌价涨’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显示出市场的购买愿望疲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开发商明升暗降,希望通过博弈把价位维持在高水平从而赢取尽可能多利润的心理。但这种心理预期在宏观调控大局已定的环境下显得不切实际,心存侥幸等待施救的想法也很不成熟。”上官同君指出,“王石卖拐”所体现出的超人的胆识和高超的运营智慧不得不令同行佩服。而作为业内专业地产运营研究的样本,郑州开发商也应该向万科学习。

调整已成定局

目前的楼市格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都是更“针对”地表现在彼此观望上,而对于下半年郑州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估计,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短期难熬、长期看好。

深圳市星彦地产顾问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盛斌认为:“据我们初步估计,郑州市今年全年商品房供应量应该在750万平方米左右,上半年只销售了300万平方米,因此,下半年应该会在400万~450万平方米的水平,现实情况很是微妙。”

至于房价,盛斌认为,“郑州目前有50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项目面临入市,如果分五年推出,一年也有1000万平方米市场消化压力。这将直接使市场不得不面对供大于求的局面。”

对于后市的发展,河南省财经学院教授刘社指出,市场供求关系会在一个良性范围内波动,不会由于产品过剩而导致大幅降价的局面出现。但是,房价下调是当前楼市发展的必然,而观望周期,则至少为一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