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冯玉祥在郑州
天下女人
魏巍的执著与顽强
做梦娶媳妇
一纸剪出万木春
《瀛海行》
“黄花闺女”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魏巍的执著与顽强

陆天明

魏巍老师走了。

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读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应该是中学吧。在课本上。后来知道他又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荣获了茅盾文学奖。这部巨著,据说是花了20年的时间写的。从1958年写到1978年。1958年,他已然是中国文坛上最走红的作家了。当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小,可以说举国上下,无人不知,谁人不晓《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作品和魏巍这个作家。但他居然还能埋下头,用20年的时间来写一部文学巨著。这在中国文坛上是极其罕见的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参与创作了《东方红》史诗。这部史诗《东方红》演出后立即轰动了全国,但他仍然埋头继续写他的文学巨著。在这20年,他成了部长,当了“高官”,却仍然坚持着写巨著。后来,他又遭受“文革”灾难的不尽冲击和无穷折磨,他却还在继续坚持着写这部巨著……

他是真有话要对这个世界说啊。他是真想通过自己的创作,让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自己的军队,自己所依赖的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啊……

我没有全部读完魏巍老师的作品,我也没有悉心研究过魏巍老师人生的全部历史,我没有资格来评价他的文学成就。我知道,现在有一些人并不赞成魏巍老师那样的活法和写法。他们并不希望作家,更不希望文学跟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紧密挂起钩来。怎么活,怎么写,的确是每个作家,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的体制应该给每一个作家和每一个人以充分的生存发展权利。但是我觉得我们没法在魏巍老师那样一种文学的执著和人生理念的顽强面前无动于衷。近年来,中国文学的疲软不正是因为缺少了这种执著和顽强所致吗?少灵魂,缺精神,哪来真正的艺术?这和中国足球的萎靡其实是同出一个病根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最近有一股风潮,歪批和彻底否定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做这种事的当然是“知识分子”,是“文化人”。但在我看来,这些人恰恰既没有知识,也缺少文化修养。历史进步总是表现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也表现在后浪超前浪上。但身为后浪的我们因此就可以嘲弄前浪、蔑视前浪,甚至故意歪曲前浪了吗?这不仅仅是无知,也缺少一点最起码的文德和学人的良心。固然,我们一定不能拘泥于前人的足迹而迟滞不前,更无须奉前人为尊神而泯灭自己。大胆超越前人,是每一代新人最起码要完成的使命。但是在这时候,必须明白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任何一个后浪都是由于前浪的使力而造成的。每一个作家严格说起来,都只能属于某一个时代。真正超越时代超越历史而永恒不朽的作家,有,极少。像最近被嘲弄的巴金、老舍、冰心,还有常常被捉弄的鲁迅,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曾点亮过多少渴望自由、民主、爱情和真善美的年轻人的心灵。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早先,一个东南亚的作家代表团来中国,有些老作家提出要见巴金,等真的见到巴老,他们一下便全跪下了。他们太激动了。因为他们年轻时被他的作品深深地打动过,并因此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现在的家庭,现在某些社会角落里,是老人们跪倒在“小皇帝”面前甘于去伺奉。时代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不再会和这些前辈作家作品中人物命运产生共鸣,他们的一些写法在我们看来似乎也显得比较“落伍”和“幼稚”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是他们个人所无法改变的,因此也是正常的事。我们可以分析他们作品的得失,不受他们作品的局限而再造新的局面,但千万不能嘲弄。只要他们在他们那个时代,确实是推动了历史前进,是站在他们那个时代前进的方向去努力的,而且取得了重大成就的,都应该得到最大的尊重。比如我们的父母都会老。他们总有一天会变成“老小孩”。我们也一定会做出许多他们做不到的大事。因此,到那时候,我们会呛声嘲弄他们吗?会摒弃他们吗?会拿他们开涮吗?何况还有一些大学老师,蓄意歪曲和轻蔑李白、杜甫、李清照、曹雪芹等一批我们民族文化的巨匠,用此伎俩来哗众取宠,以博取自己在学术研究上得不到的那种虚名浮利,那就更加可恶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靠多少代人积累、积淀才能成气候的。无知和狂妄地否定一切,也许会博得一些虚无分子和无知者的掌声,但虚无必定改写不了人类的文化史。把历史随心所欲地当猴耍的人,必定也会被历史耍成个“猴”。这个定律早已被历史本身证明了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