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中原车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转速换挡 让车况最佳
车险怎样买才能更保险
A级车与B级车怎么定义?
江淮汽车
瑞鹰1.9L柴油版上市
试驾
广州丰田雅力士1.6RS
存异or趋同
图片新闻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车系之争”大家谈(一)
存异or趋同
董兵伟
刘智峰
娄慧立

本报记者 李 莉 实习生 崔 洁

如同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性格,每个国家的汽车都会打上本国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等的烙印,德系、美系、日系、自主品牌,它们各有怎样的“性格”?不同车系的“核心竞争力”分别是什么?车系是否是消费者选车时的决定因素?本期我们特邀业内三位专家解读车系之争。下期《中原车市》还将邀请消费者对此话题展开讨论,您喜欢哪个车系的车型?购车时,车系之别是否会对您的选择产生影响?欢迎参与《中原车市》的话题互动。电话:67655220 13526789459,E-mail:leely1212@126.com,车友QQ群 55637067。

——上海大众河南豫港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兵伟

汽车工业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德国的工业发展得早,汽车工业成熟,加上德国人将他们严谨、认真的性格直接融入了汽车设计当中,所以德系车质量可靠,同时,欧洲文化信奉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因此欧系车的造车理念也是安全第一,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也导致欧系车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由于过于关注安全性能,相对减少了对时尚性的追求。

二战后,美国凭借先进的技术、发达的经济和广阔的本土市场,成就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知名品牌在世界汽车市场的地位,美国人一向追求自由奔放,所以美系车一般都拥有宽大的空间、舒适的驾乘感受。

由于日本为岛国,自身各项能源有限,在产品设计和原材料利用上擅长精打细算,注重开发节油型发动机,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日本汽车以其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相对来说亚洲消费者更关注一些外在东西,如外观、内饰、配置等,这更是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大行其道的主因。

虽然存在差别,但不同车系之间还存在互相融合的趋势,而且到中国后也会融入中国的元素,中国消费者、中国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使各车系带上“中国味”。同时,随着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这将带动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民族品牌这支新生力量的生命力不容小觑,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优秀的自主品牌已经开始通过提升品质和内涵塑造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的形象。

其实,买车时车系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比如大多数人会信奉“坐奔驰开宝马”,但真正买车时可能奇瑞QQ才是最终选择。

车系虽有不同,但现在同级别车型的品质、性能差别并不大。

不同车系的差别确实存在。德系车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汽车工业的鼻祖。与德系车相比日本汽车属于学生级别,得益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日本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车系对消费者购买会有影响,不同的车系因其特点不同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消费群体。例如日系车最初进入美国市场时,虽然不符合美国消费者大气宽敞的要求,但由于经济省油,很快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德系车外观稳重,适合公务用车,如奥迪A6、帕萨特、桑塔纳等都是政府采购的主要车型;日系车外观时尚、内饰精致、燃油经济性高、使用成本较低,这些特点造成了日系车70%~80%的消费群体都是经济实力不太雄厚的初次购车者,调查显示,同级别的车型,日系车车主的年龄要低于德系车。近几年日系车在国内销量迅猛,一方面与油价高涨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70年代、80年代年轻消费者的成长。此外,加上亚洲文化的同源性,日本车换代速度一般不会超过5年,迎合了中国消费者“求新”的消费心理。

但市场的划分也并非绝对,例如郑州日产在北京的调查显示,因为奥迪A6给人稳重的感觉,成为政府采购的主要车型,但有的北京个人用户不愿给人官车的印象而不选择奥迪。为了扩大市场,A4就走了时尚路线,目标盯准个人消费。

车系虽有不同,但现在同级别车型的品质、性能差别并不大。因为在开发过程中,不同车系的车型会共用一个平台,如马自达6和福特蒙迪欧、日产的TIIDA与雷诺·梅甘娜都诞生于同一个技术平台,它们在内在品质趋同的同时保持自己个性、特色从而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

现在,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车主个性的延伸,是车主的另一张“名片”,消费者的性格、爱好、职业都会对选车产生影响。车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吉利控股集团河南新闻工作站站长 娄慧立

合资品牌在消费者印象里感觉比自主品牌好,一是因为合资品牌起步比我们早得多,在某些技术、细节方面也确实优于自主品牌,差距客观存在;第二是现在的合资品牌一般都比自主品牌价格高;另外,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外来和尚会念经”、“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等陈旧观念也让部分消费者觉得与合资品牌相比,好像自主品牌就低一等。

虽然目前自主品牌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和合资品牌相抗衡,但自主品牌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汽车属于高端消费品的神话,使汽车由“旧时王谢堂前燕”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很多中国消费者提前圆了自己的汽车梦,对合资品牌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统计,2007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8%。

相对于外国汽车品牌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自主品牌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还是通过自己努力和学习取得了不少成绩,已经从最初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演变为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水准的先进流水线,在核心技术方面也不断突破,例如吉利的CVVT发动机、BMBS防爆胎技术,这些在世界范围内也都处于领先的地位;此外,在保持现有价格的基础上,目前自主品牌也寻求在外观、内饰、工艺、品质等细节方面的提升。以吉利为例,从最初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现在“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这一理念的变化足以说明自主品牌也已经开始了全方位提升。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日趋成熟,汽车也由原来的身份、地位象征向代步工具的理念转变,自主品牌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此外,并不是只有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国外市场也是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吉利为主的自主品牌在国外已经建了很多自己的基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汽车也可以走遍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