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下女人
冯玉祥在郑州
包藏祸心
郑州与农业有关的街和路(上)
“孝”字是这样写的
自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包藏祸心

李济通

“包藏祸心”,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子羽曰:‘小国无罪,特实其罪。将特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楚国作为诸侯中的大国,经常以势压人,欺负周围的小国。所以一些小国对它敬而远之,时时戒备,以防不测。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楚国公子围在副使伍举陪同下,率大队人马入郑,欲聘公孙段的女儿为妻,并要求进城,入驻国宾馆。郑相子产恐其有诈,派行人(古代掌管朝觐聘问事务的官员)子羽说服楚公子暂住城外。子羽说:“郑邑狭小,容纳不下你们的大队人马,待我们平整好祭祀用的地方,你们再进城吧!”无奈之下,太子围命太宰(古时辅佐国君理政的重臣)伯州犁前去协商,提出郑国这样做使太子很没面子,下不来台,要求子羽重新考虑太子入城问题,子羽婉言拒绝,说:“我们这样做,并无过错,而依靠大国不加防范,则是最大的罪过。小国之所以依附大国,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并不像有些大国,自恃国力强盛,对小国包藏祸心,打他们的主意,图谋控制他。我担心你们这样做,会使其他诸侯国对大国有所戒惧,并因此怨恨大国,从而导致他们抗拒命令,使其政令不能通行。不然的话,敝邑会像贵国的宾馆一样,哪里会敢爱惜半间的祖庙?”公子围知道郑国早有戒备,同意解除武装,后于正月十五日进入郑都,在迎娶新娘后,很快返回楚国去了。

“包藏祸心”意指貌似好人,却心怀鬼胎,内藏害人之心。它出自郑人之口,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郑国在子产执政之后,对政治、经济、法律等,作了重大改革,不仅国力空前强大,且在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即是面对大而蛮横无理的楚国,也毫无畏惧,敢于抗争。而且言语之犀利,态度之强硬,史所罕见。春秋初期,郑国之所以屹立中原,立于不败之地,怕与它坚持原则、不畏强暴、敢于执言的精神不无关系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