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通 知
借助年会 河南拟引进400位洋专家
郑州上市企业业绩不俗
切实加强协调 为企业排忧解难
山林的界碑
明确下阶段监督重点
市领导会见日本客人
做民主政治的监督员
亚艺节多项活动敲定
紧盯目标抓四项整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山林的界碑
——新密市超化镇成功实现林改记事

本报记者 刘俊礼

2007年6月20日,一场林权拍卖会在新密市超化镇草庙村的村头热闹开拍。

“草庙村12组400亩山地经营权,标底价5万元。”最后这块山林在激烈的竞拍角逐中被村民张战平以8万元竞标成功。当天,还有5块林地以5.55万元成交。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个被称为继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的又一场伟大变革,正在郑州的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展开, 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

作为全市林改试点县,新密已基本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程序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8月25日,记者来到了新密市超化镇,对其林改新模式做深入调查。

政策引导 宣传引路

青山连绵,林海茫茫。初秋的超化镇,放眼满目苍翠,处处生机盎然。

2007年1月,超化镇被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定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镇。本次林改涉及该镇草庙、任沟、新庄、栗林四个行政村,46个村民组,9076口人,林改面积7805亩。

该镇为何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便全部完成林改任务,创造了林改新速度?

“还林于民,耕者有其山,耕者有其责,耕者有其权。资源活了,林农富了,山更绿了。这是林权制度改革给当地林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随行的新密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难以掩饰内心喜悦。

据该镇林改办负责人周东伟介绍,整个林改工作按照“镇组织领导,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改革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部署。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10多万元宣传经费,印制明白纸1.3万多份,张贴宣传标语300多条,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30多次,走访群众100多户,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目的。

依法操作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林改工作稳步推进的根本。超化镇结合实际,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形式,对自留山继续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合作、允许继承的政策,对已分包的责任山稳定不变,承包期限30~70年,主要任务是明确面积和四至边界,完善承包合同。对撂荒后又新造林的自留山和责任山,在稳定使用权不变的情况下,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对已流转且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集体山林,坚决给予维护,对群众意见较大的,按照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稳妥处理。

任沟村2000余亩荒山采取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形式,收益按集体和个人三七或二八分成。草庙村集体荒山过去已分到各村民小组自主经营,以分开招标的形式对外进行发包。新庄村和栗林村结合实际,将荒山原有树木折价转让给承包户,所得资金用于修路、修校舍等公益事业。

在林改工作中,严格按照各级林改文件规定开展工作。各村在林改方案的制订、拍卖、签订合同、四至边界认可上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群众讨论通过并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实行“阳光操作”,每宗地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公示,保护林农对林改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认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尊重历史,尊重群众意愿。

石碑作证 山林作证

2007年9月5日,对于超化镇任沟村51岁的农民刘苟吊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超化镇林权证发放仪式上,披红戴花的刘苟吊接过了盼望已久的林权证。刘苟吊兴奋地告诉记者:“俺算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以后就不怕别人随意进林子砍柴放牧了。” 记者在证书上看到,刘苟吊承包的500亩荒山的林地使用权为50年,终止日期是2057年6月16日,林地收益村民组与个人采用二八分成。

沿着新修的水泥山路,记者来到山林面积较大的草庙村,承包大户张战平从家里郑重其事地拿出自己的林权证给记者看。上面记载了他的山林面积、林木种类、蓄积量、承包年限等详细情况,还用图的形式标明了山场位置。“以前林地好坏与我无关,现在是我的,我要好好经营,让林地变成俺家的‘金库’。”

张战平与老伴在去年承包的400亩山上起早贪黑,先后栽下600多棵泡桐,丝棉木1万多棵,为荒山披上了充满希望的绿装。他掐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年后,一棵树最少挣300元,我这400亩林地最少挣50万。”

“山有其主、主有其权”的目标,解决了林区乱砍、乱伐、乱卖的问题。该村林农逐步把山当田耕,把林当菜种,光是经营林地的收入人均就达到5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也在稳步上升。山林分了,生产规模反而扩大了,他们抓住一切造林时机,已栽种刺槐6万多棵、丝棉木16万多棵。

林权制度改革最直接的获益者是林农,他们尝到了甜头,激发了耕山热情。过去没人愿意造林,现在不用动员,林农造林的投入一年比一年高,该镇每年增加的造林面积有近1万亩。

该镇党委、政府还在各个专业户承包的山口立碑,写上专业户的名字,承包期限,四至边界,以示群众。“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让石碑作证!山林作证!

过去,森林防火工作存在“干部着急上火、百姓隔岸观火”的状况,如今,一个个林农自发组织的护林协会应运而生,超化镇草庙村、新庄村林改后,群众自发成立了木材销售协会和“三防”协会,自筹资金设置了防火隔离带,多次邀请林业技术人员指导林地经营管理。一些村的村民自发地联合起来,轮流看护林木,改变了过去护林员少,看护不力的局面,盗伐林木案件大幅下降。

历史遗留纠纷得到妥善处理,林区更加和谐稳定。在林改中,新密市注意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关系,公开公平公正地调配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定了社会,巩固了基层政权。

据介绍,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林改配套改革也在积极推进中,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配套改革的逐步到位,全市林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将构建起新型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