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和梦一起飞
《女孩的绝佳好书》
掘地见母
蒲松龄写的中药诗
郭 厂
铁哥的《泡桐》
冯玉祥在郑州
天下女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和梦一起飞

鱼 禾

残奥会开幕式之前,央视六套在播放《12秒58》。在这部以香港第一个职业伤残运动员苏桦伟为原型的电影里,苏桦伟演自己。今年26岁的苏桦伟患有先天痉挛和弱听,然而,他却是三届残疾人奥运会金牌得主,目前伤残人士100米和200米短跑世界纪录保持者,被香港媒体称为“痉挛飞人”。12秒58,正是他在悉尼残奥会上首次破100米世界纪录的成绩。

由于四肢协调的困难,训练中的苏桦伟不断地跌倒在转弯处。他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却是快乐的。“我喜欢跑的时候像飞一样的感觉。”他说。

看着电影中那个孩子在雨里展开双臂,以飞的姿势跑步,我觉得自己被深深地打动。那是在许多关于健全人的影片中,无法获得的感受。跑步或者任何一种运动对于残疾人来说,都有着比竞技和荣耀更深刻的意义——那是招摇在生命之路上的旗,是一个人对厄运和绝望的突围。

这时候再接着看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对那种童话般的美就有诸多的感慨。执行总导演张继钢说,残奥会开幕式像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和梦一起飞》。的确,他的编舞,歌曲,以及一以贯之的蓝色灯光,都充满梦幻的圣洁和飞翔的轻灵。

身体的残缺是一种不幸,但是,身体的残缺不应该成为生命被忽视的理由。任何一个生命,无论被他人忽视,还是被自己忽视,都是残忍的,不道义的。开幕式上看到刘德华唱歌,就想起他为生计困顿的苏桦伟提供工作和“天王级”员工待遇,想起他为香港的每一个残疾运动员发金牌,想到他自己填词的2008残奥会单曲:《Everyone is NO.1》。每个人都是第一。每个对生命怀有敬意的人,每个不放弃希望的人,都是第一。在残疾人的比赛场上,有先后强弱,又没有先后强弱。每一个从命运的围困中突围而出的人,都是强者。想起不断跌倒又爬起的苏桦伟,以艰难的吐字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我想说给别人听,我可以跑得比你快。但即使他跑到最后一名,他的跑,仍然是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其实,并不是只有身体的残缺才可以造成不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原本是一样的,一样有缺憾,一样需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困境。正如残奥会主席克罗文先生所说: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十二天当中,你将会发现,那些你本以为存在于世上的差别其实远非那么明显,你们将会看到我们共处同一个世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