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走近科协年会
嫦娥一号传回中秋佳节祝福语音
为陇海大院叫好
陇海大院32年书写人间大爱
兰州市党政考察团在我市考察
党中央国务院
作出严肃处理
高校档案可有偿
供个人或商业使用
祭月庆中秋
送花赞文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好邻居接力相守 病瘫汉笑对人生
陇海大院32年书写人间大爱
昨晚,高新海(中)和老邻居共庆中秋。 本报记者 李利强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洪太 简薇薇 安群英)昨晚,中秋夜。清风、明月,温情洋溢。一场特别的“老邻居中秋团圆赏月会”在二七区的陇海大院举行。7时整,“赏月会”的主角高新海在一大群邻居的簇拥下,身着红衣坐着轮椅来到会场,用他的自信和乐观向人们展示着坚强。

赏月会的背后,牵出一段绵延32年的爱心故事。

高新海今年57岁,是陇海大院社区的普通居民。1976年,他在下乡插队时突患急病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而不幸却接踵而来,先是二哥因病去世,不久母亲患上直肠癌,接着,大哥也患病肺部作了切除手术,几年前,年迈的父亲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命运,对于高新海来说,是如此的不幸。

但高新海又是幸运的。32年来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端屎端尿、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排便不畅时,会有人不嫌脏臭用手帮他解除痛苦。

这个爱心群体的主要构成是高新海当年的老同学、老邻居以及下乡时的“插友”们。32年过去,一些老邻居已经调离搬迁,仍然抽空过来看他,同时又有新邻居接过爱的接力棒;有的年纪大了,背不动了,抱不动了,又有晚辈继续背他抱他。在高新海的床头,张贴着办事处和社区几位领导的手机号码。一马路办事处主任王笑梅告诉我们,只要他一个电话,马上就会有人赶到他的身边——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的付出已经成为大家无需号召的自觉行动,邻里和谐、友爱互助构成陇海大院弥足珍贵的社区文化。

32年爱的积淀,转化为高新海自强自爱、乐观向上的生命阳光。每个初次见到他的人,都会惊异于他那开朗的笑容、欢快的笑声。谈起这些往事,高新海总是动情地说:“我家缺钱缺人就是不缺关爱,生活在陇海大院,是我一生的幸运。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关爱,我咋能不微笑着过日子?”

在以团圆为主题的赏月会上,老高又和天天在心里念叨的“老扁”、“小毛”、“常三儿”等13位哥儿们姐儿们再度相聚。这些善良厚道的人们说出的话依然那么质朴无华:“没啥,没啥,都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邻居,伸把手帮帮他,真的没啥。”专程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二七区委领导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动,现场将“文明楼院”的牌匾授予陇海大院社区,以表彰这个爱心群体长期以来的文明善举,并希望更多的社区居民关心残疾人,帮助困难家庭,共享和谐美好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