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皇寨
伤 害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官渡之战与官渡
中秋之夜
妹妹在乡下
天下女人
冯玉祥在郑州
tpzz3080959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妹妹在乡下

赵中森

小妹乔迁,忙乱中我看到一册书,封面印有鲁迅头像的浮雕,书名为《野草》。扉页上写的钢笔字为:

赵玉梅购于尚屯新华书店

1976年3月25日

书的版权页那儿另印有“睢县尚屯供销社宣传站营业专用章”。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鲁迅著作单行本,定价0.20元。发黄的书页,第1页与第60页已脱开,书钉锈蚀了,能辨出书页上脱落时的“伤口”,先生赋予生命的纸页,那一刻会痛楚吗?

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是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尾声,小妹是家里第三个下乡插队的。妹妹至今也没有说过在乡下的事情,这似乎与她快人快语的性格不符。姊妹中她一向是话尾落在感叹号上,在母亲的坟前,小妹的哭声也最响。

读到第54页,妹妹用显然下油已不畅快的圆珠笔,在以下文字下面重重地画着杠杠:“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跄街夜磨面,啃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有时还挨皮鞭……”我想这杠杠上面负载的文字中,“有时还挨皮鞭”断定不会是事实,而它以上的内容,应该是他们那一拨儿知青心灵上重重的烙印。

无论历史如何评价那场被称作“浩劫”的运动及与其联系着的“上山下乡”,作为小妹的大哥,我却始终认为年轻人成长的道路上,是必须经受些磨炼的,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的道理。我想,大概小妹平凡勤劳的人生中最富有意义的季节,要算是在尚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日日夜夜了吧。

小妹在乡下,能读鲁迅的书,证明她没有消极、没有退却;而舍得用一两个工分的价值去买一册《野草》,对于当年心灵贫瘠的知青,也算作一种奢侈了。我很为25年前小妹在沉重劳作之余读书而欣慰,尤其是能读鲁迅的《野草》。自然,读到小妹断断续续画在先生1976年前句子下面的横线,亦有一股股酸楚涌上心头,毕竟那时她还小,十几岁,是少不经事的女初中生。我很感触小妹当年在煤油灯下用廉价的圆珠笔画那一道道短促线条时的心情与手势,她那磨出茧子的右手在结束最后一道时力透纸背!

有年冬天,小妹被贫下中农推荐参军,体检也合格了。大队干部特意赶到开封,给家里人打声招呼。看上去都是些淳朴厚道的庄稼人,匆匆吃了顿饭,留下专门捎来的红薯、花生,当天就赶回去了。正如社会上许多屡见不鲜的结果,小妹的名额让上面的人的女儿顶了,小妹永远失去了一次宝贵机会。后来,由于社会上种种流言所致,一家人劝父亲提前退休,让最小的女儿接替他在玻璃厂上班。小妹在厂里生产注射用玻璃瓶,在车间一直是骨干。几年前小妹下岗了,未看见她低落消沉,卖羊肉汤、摆日用杂货摊,干得风风火火,我想这无疑与她在乡下经历的那一层锻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趣的是,小妹下乡时,和如今在小城参加诗歌朗诵、写作小有名气的陈可洁同在一村。我问过小妹,她说和她们玩不到一块儿,她们爱说爱唱的,这时我才猛然想起从来没有听小妹唱过歌。

鲁迅先生在《野草》末篇中,在灯下捏着青烟缭绕的纸烟,用浓郁的绍兴话吟道:

“各样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驰去了……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上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也还是环绕着黄昏;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明的形象。”

感谢先生,是您指引小妹走过那一程艰苦的岁月啊。

附:周海婴复信

打开附件我读了“在乡下”,颇为感慨。这几十年来,多少人依仗鲁迅的思想,激励他们的人生,实令人庆幸。父亲原本希望他的著作,不要“生存”那么久远;也就是社会的变革比他的期望更迅速,但是历史的发展史有它沉重的锁链拉扯,绝非人力所能扭转。三十年前我着急过,今日感到只能顺它的惰性轨迹曲线,听其自然地滑动。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比不上一粒菽米,只好“由它去吧”!草草顺复,祝好!海婴于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