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嫁给有钱人
“从呼吸到呻吟”是媚俗还是俯身
将来,我理发会不会也要“砍伐证”啊?
孟学农两度下课的政治意义
纪念改革开放30年“潮动中原”系列报道之二十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从呼吸到呻吟”是媚俗还是俯身

传统作家在网上“晒”小说,仅仅一周就引来大量点击。其中,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彦英的小说《从呼吸到呻吟》的点击率最高,飙到了15万次,其他上线作家的表现也不赖。这样一来,更多的作家都按捺不住了。据悉,本月底,郭敬明、韩寒、石康等20位作家将参与到这场网络大PK中。(《今日早报》9月18日)

借力于互联网,一场国内诸多作协副主席的网络文学狂欢前些日子拉开了序幕。对此,舆论也颇有一些非议。认为这是主流文学迎合商业炒作,是一种媚俗的表现。而郑彦英的小说《从呼吸到呻吟》正式发布上传后,更是让这种质疑上升到了顶点:什么“从呼吸到呻吟”?纯粹是刻意市场化哗众取宠,请为文学保持必要的清高……

主流文学一定是“清高”的吗?文学不能走向市场化吗?我以为,这些“观念”太陈腐、太自闭了。在奔涌的商业大潮面前,文化艺术与市场的“接轨”和“联姻”是一种必然,文学无法拒绝和回避市场,这就是现实。因此,面对“主流作家网上PK”,与其陷于“文学到底该清高还是该市场”的圈圈中辩论得面红耳赤,不如换个角度切入加以审视——“从呼吸到呻吟”,是传统的媚俗还是文学的俯身?

时至今天,作家再也不是清贫的代名词,寂寞的苦行僧。思想影响社会,写作创造财富,没有任何不妥。不能说走向市场的作家,就会成为市场和财富的奴隶,失去了文学良心。在现代社会,财富已经成为衡量个体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既然娱乐明星们唱一首歌就能进账数万乃至数十万、上百万,一个作家辛苦写作走向市场获取更多的收入又有何不可?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文学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我不觉得,作协副主席们上网发布作品就是媚俗,即便是书名有些“迎合”的意味,也纯属正常,与媚俗不沾边。而事实上,《从呼吸到呻吟》的内容并无任何低俗之处。

是传统媚俗还是文学俯身——如果以此作为关注的方向,看待如此一场由商业之手推动的主流文学网络活动,我们自然就会多几分理性和清醒。或者说,我们期待主流文学能以此为契机,创作出既有思想价值又被市场认可的作品。

“主流文学”要想真正成为“主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走向大众化。其实,主流作家们早就该以平和的姿态俯下身来,容纳市场的需求,将文学经典理念通过个性化、大众化的释读传播给大众,与网络写手展开良性的互动和沟通,置于一个泛文本的环境中进行同场竞技、平等对话,把那些根深蒂固的“主流”文学阶层陈腐规则丢弃到一边。   陈一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