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涓涓清泉润民心
三大公园精彩节目多
第十届亚洲艺术节隆重开幕
和谐亚洲的盛大节庆
徐光春郭庚茂会见亚艺节嘉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涓涓清泉润民心
——郑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纪实(上)

本报记者 刘俊礼

编者按:“不惜一切财力、人力,提前解决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这是市委、市政府3年前对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一诺千金。从申报立项到项目实施、竣工,整整经历了3个春秋。时间进入2008年,“三年行动计划”冲刺之年,全市80万饮水不安全群众提前用上了安全、卫生、清洁的自来水。

站在高山顶,极目远眺,在起伏的山峦间,那明镜般的水库,那穿山越岭的管道,那一行行绿树,那一座座供水厂,像谱写在大地上的激情飞越的旋律。在微风吹拂中,仿佛可以听到那绿色生命的吟唱……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摇回去,追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者们走过的风雨历程。

执政为民 誓引甘泉到农家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

曾经,我市部分群众饱受“饮水难”的困扰。饮水难、水质差是一些地区群众的心病,不少群众提起饮用水痛心疾首。“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一曲民谣唱出了山区农民吃水难的辛酸。饮水不安全、饮水难在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无情地击碎了农民的“小康梦”。

“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水利工作者责无旁贷。”市水利局局长陈松林说。2004年年底,市水利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对全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编制了《郑州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调查显示,我市约有140多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高氟水、高盐、高污染水问题比较突出。

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水,关系着人民的生活品质,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指出:“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让农民群众早日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2006年3月6日,市长赵建才在登封市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动情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为群众办的一件好事,要集中资金把这件事情办好。”他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真正把解决农民饮水安全这件实事、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市委常务副书记马懿、副市长王林贺多次听取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做出具体部署。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强力推进。

2006年4月1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本年度开始加快实施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每年市财政再解决1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力争2008年前优先解决全市62万重度饮水不安全人口,2012年前基本解决全市140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走在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前列。

为此,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列入全市三年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多策并举 全力建设优质工程

为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以副市长王林贺为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二是明确责任。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职为责任人,负责本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三是加强督导。市政府成立5个督导组,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开展。

在一切为了老百姓的目标下,各方克难而进,我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破茧而生。

广袤的田野上,60多个供水站紧张施工,500多个村的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一场农村饮水革命正在我市迅速展开。

市场运作 彰显生机与活力

浩大的工程,资金是头号难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投融资方式,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民营资本和银行贷款为补充,群众自愿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市委、市政府规定,凡是农村饮水安全资金,需要市财政配套的要足额及时到位,不留缺口。2006年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2007年达到4500万元。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措施,支持安全水工程建设。登封市委、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设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5500万元,列入市级年度财政预算。金水区本级财政投入1500多万元,2007年年底已全部解决辖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县、乡两级增加投入的同时,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新密市李湾村万人供水工程,国家只补助25万多元,该村企业家李清臣自筹资金13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中牟县白沙集中供水工程企业入股400万元,闯出了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新路子。荥阳市豫龙镇供水工程,一期投资700万元,国家只补助在册人口180多万元,其余520万元全部由二十一世纪房地产公司入股投入。去年以来,我市民营资本投入农村饮水安全资金达1200多万元。

市发改、财政部门特事特办,尽最大努力予以项目资金倾斜。

全市“一盘棋” 清水润苍生

几年来,我市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水利局局长陈松林,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和督促工程进度、质量,促进工程顺利实施。

工程所在地的各县(市)、区均建设协调小组,派出得力干部常驻施工点,处理各类纠纷100多起。各项目区干部坚守阵地,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从不说苦叫累。干部群众心劲合一,推动着工程稳步推进,顺利完成。

良好的机制催生强劲的活力。我市坚持把“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放在首位,走出了一条治水新路子:电子建档到村,规划民评;项目公示到村,内容民晓;建设参与到村,工程民建;技术服务到村,方案民选;资金补助到村,财务民审。任何一项规划设计方案的出台,必须由受益群众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票超过2/3以上方可实施。解决“饮水难”,群众是主体。联户建、连院建、分散建、集中建、跨户跨院跨社建的多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尊重了群众意愿,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跃然而出: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年底前将有80万饮水不安全群众喝上安全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