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2008·中国郑州第十届亚洲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昨日绿城街头 万种风情流动
省会各界盛赞
亚艺节开幕式
老人辗转两小时
只为一睹《牡丹亭》
话剧《立秋》演绎晋商传奇
诗歌吟唱文化荥阳
推介河南推介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昨日绿城街头 万种风情流动
——亚艺节花车巡游侧记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许大桥 丁友明 李 焱 宋 晔 图

昨日,23辆搭载着来自亚洲不同国家艺术家的花车,如一道流动风景从河南艺术中心经紫荆山广场、二七广场,到绿城广场。

23辆花车登场

23辆花车从主题上可分亚洲各国风情展示、河南文化展示等。

风情展示方面,《亚洲雄风》上33面迎风招展的国旗代表33个亚洲国家,寓意着本届艺术节“和谐亚洲,欢聚河南”的鲜明主题。《吴哥神韵》中,世界闻名的吴哥窟是柬埔寨历史文化中最杰出最辉煌的代表。《辽阔北亚》展示的是一个晶莹剔透如仙境般迷人的吉尔吉斯斯坦雪国风光。《印度风光》、《印尼歌舞》、《樱花之舞》、《马来风情》、《巴国狂舞》、《金色泰风》、《土耳其风》,充分展示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优美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斗笠风韵》伴着深情款款的斗笠舞,棕榈摇曳、绿竹婆娑,观众仿佛看到了如彩霞般绚丽多姿的越南。

伫立着炎黄二帝巍峨塑像的《人文始祖》,甲骨文故乡的《殷墟遗风》,龙门石窟和富丽端庄的洛阳牡丹组成的《龙门牡丹》,宋代清明上河的立体画卷《清明上河》,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灵秀嵩山》,享有3600年前中国最早辉煌都市美誉的土地上,一座现代化都市的迅速崛起《商城新貌》……反映我省灿烂文化历史和绿城新貌的花车,使观众在熟悉中看到了美丽的家乡。

由京剧脸谱、天坛祈年殿等民族文化符号构成的《民族盛会》、刚刚创造辉煌的《梦圆奥运》、祥和欢乐的《世纪放歌》、奏响中华腾飞乐章的《中华腾飞》,花车共同描绘出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23辆风格各异的花车,组成一道流动的风景,在千年古都街头,流淌着亚洲各国和中华民族、中原地区的文化风情……

乐赏艺术大餐

花车所到之处,彩旗飞舞,锣鼓震天,热情洋溢的笑脸成为沟通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年龄和性别人们和谐友爱的桥梁。

在起点省艺术中心广场前,12个憨态可掬的亚艺节吉祥物青鸟“嘟嘟”在人群中起舞,200架舞狮、两条“长龙”,伴着彩旗飘飘,唐宋歌舞、少林武术,令人眼花缭乱。紫荆山广场,400名盘鼓队员沿金水路经紫荆山中心花坛,黄河儿女用盘鼓擂出他们的热情和喜悦。在二七广场,200名秧歌队员手持团扇、彩绸花伞,和着欢快悠扬的音乐,踏着轻快的舞步,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笑脸与行进的花车相呼应。

“原来也见过花车巡游,但没见过这么多,这么美的花车!”一位老大爷和老伴带着孙子孙女,围在土耳其花车周围。见老大爷怀里的小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鼓槌,一位土耳其艺术家热情地把鼓槌塞到小男孩手里,让他自己敲。小家伙勇敢地拿起鼓槌,敲出了自己的鼓点……

花车巡游至绿城广场,旱船表演、戏曲演唱、太极拳表演齐登场。4条巨龙在广场上下翻飞,欢迎着花车的到来。随着巡游花车依次就位,此次巡游活动逐渐接近尾声。而这些花车整个艺术节期间将在绿城广场展览,供游人参观、拍照留念。花车巡游,流动的不仅仅是花车美景,更是亚洲、中国、中原的璀璨文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