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领导会见越南艺术家
亚艺节明日精彩落幕
战友踩着我的肩膀冲出战壕
花车今夜再游绿城
永远难忘郑州人民友好温暖的笑容
广场上 品味文化盛宴
部署奶业整顿振兴工作
机动车号牌本月起自编自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战友踩着我的肩膀冲出战壕

本报记者 刘国润 文 丁友明 图

“每到清明节和解放郑州战役发生的十月,我都深深地怀念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他们的音容笑貌宛然就在我眼前……”昨日本报刊登《寻找“解放”》的消息后,解放郑州战役尖刀班战士、解放郑州老战士联谊会会长谢延瑞是第一个打来热线电话的读者。

当时谢延瑞只有18岁,刚参军7个月。1948年10月,他所在的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27旅80团二营五连结束豫东战役后转战郑州。10月22日,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在秦基伟司令员指挥下,将郑州守敌近万人首歼于老鸦陈地域,部分残敌溃逃到邙山头,当时还有从古荥来援之敌固守在邙山头,控制黄河桥。

邙山头周围数十里系黄土山岭,被雨水冲刷成深沟交错的绝壁,是一个天然军事要点。23日拂晓,谢延瑞所在的80团从邙山头东南坡及铁路两侧进行强攻。由于敌人工事坚固,炮火封锁严密,首次进攻未获成功。之后,崔建功旅长决定根据敌人不善于打近战夜战等弱点,下令80团、81团指战员于16时30分向邙山头主峰发起猛攻。因战壕较深,尖刀班班长王怀书下令:“谢延瑞,你个子高,紧贴壕壁站牢。”令尖刀班战士踩着谢延瑞的肩膀冲出战壕,向敌人猛烈冲杀。战场上枪声、炮声、爆炸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战士们冲锋陷阵把生死置之度外。尖刀班战士马范俊头部负伤,但是他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胜利。谢延瑞用尽全身力气,拿刺刀刺向一个高个子敌人,不料他倒地缴械投降。我二营、三营连续攻下七个碉堡,敌集团工事逐一被我部攻下。敌人看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这时山下黄河铁桥的战斗也取得了胜利。邙山战斗以及抢占黄河铁桥战斗胜利结束,歼敌千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以及军用物资。

10月24日上午,黄河北岸我华北14纵队部分指战员到南岸火车站与谢延瑞所在部队胜利会师。至此,郑州战役胜利结束。随后,谢延瑞又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进军大西南、抗美援朝等战役。1963年,他转业到郑州,一直在机关单位工作,离休前是市纪检委办公室主任。“1948年3月参军后,我经历了数次大的战役,每次都做好牺牲的准备,没想到自己能活到今天。参加解放郑州战役的战友在世的有80多人,能出来参加活动的有30多人,我们组成了解放郑州老战士联谊会。和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我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希望自己还能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谢延瑞深有感触地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参加过解放郑州的战役,如果您叫解放,如果您见证了解放路的变迁,如果您曾经或正在穿着解放牌鞋……我们诚恳地邀请您讲述与“解放”有关的故事。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我们联络,热线电话:67655555,67655283;邮箱:liuguorun2002@163.com;您也可以把信件邮寄给我们,地址:郑州市陇海西路80号郑州日报时政部,邮编:450006,请注明“‘解放’的故事”字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