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一五教材抄袭者为何如此大胆
一般官员为什么
不能乘坐公交车
把被摆平的世界重新摆平
在和谐的时间
在和谐的空间
“黑画室”里面隐藏的暴利
高物价下的黄金周消费之变
tpzz3081043
tpzz308104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高物价下的黄金周消费之变
假日消费“日常化”“家庭化” 专家认为,须积极应对假日消费新变化
上海市著名商业街南京路步行街上游人如织。
10月4日,旅游者在内蒙古西拉沐伦大峡谷拍摄疏林秋色。

核心提示

今年上半年因雪灾、地震等事件的影响,人们的旅游需求被大大抑制。加上中秋、端午等小长假时间较短,旅游市场略显低迷。作为今年假日改革后的第一个大长假,十一黄金周备受瞩目。旅游、餐饮、零售等众多商家都想抓住时机,从黄金周市场中多分一块蛋糕。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受物价持续高涨和近期股市低迷影响,人们的假日消费正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汽油涨价,人们出行的私家车还会开得那么远吗?菜价上涨,人们还会去餐厅吃团圆饭吗?高物价下,记者对黄金周消费新变化进行了调查。

长假旅游趋“短”趋“闲”

蒋佳佳是南京一家外贸公司的白领,酷爱旅游的她每年长假都会计划外出旅游。蒋佳佳告诉记者,这几年,她和朋友利用黄金周自己开车游览了西藏、新疆。“今年不打算跑那么远了,准备开车到周边的乡村景点吃吃农家菜,体验农家乐。” 蒋佳佳说,现在汽油每升涨了一块钱左右,从南京到西藏来回1万多公里,光油钱就要多花1000~2000元,再加上食宿费用、景区门票涨价,自驾游一趟西藏至少要10000多元。

全国假日办日前在新浪网上对消费者十一期间的旅游计划展开在线调查,以揭示消费者最新的旅游趋向。这项对14666名网民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其中32.88%受访者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仅有3%表示将出境旅游。调查还发现,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是消费者出游最普遍的方式,对于本省游、跨省游和出境游,这一方式都在60%左右。由于油价提升,自驾车成本增加,自驾游人数比例随着本省游、跨省游、出境游依次降低。但在短线旅游中,自驾车出游仍很受青睐,比例高达30.9%。

记者从江苏、天津两地旅游部门获悉,今年十一黄金周,中短途旅游比例上升明显。江苏省旅游局调研员周晓平表示,考虑到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以及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放弃长途旅游线路,转而选择城市周边的短途游和乡村游。十一黄金周期间,秋高气爽,正是农作物丰收的时候,尤其适合去乡村游览。

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扎堆”旅游,宁愿在家休息,享受和家人团聚的温馨。智联招聘网站日前对5000多名职场人的调查显示,今年25.5%的职场人选择在家休息,还有21.2%的职场人选择回家探亲。

“在家度假是一种理性回归。”周晓平调研员认为,很多职场人平时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如果黄金周再挤着人潮外出旅游,身心都难以得到放松。

假日消费“日常化”“家庭化”

“本来国庆节打算全家人到餐馆吃顿团圆饭,没想到一打听,小区附近的几家餐厅都涨价了。”天津的张霞女士告诉记者,去年200元一桌的团圆饭今年价格涨到了300~400元。到餐厅吃饭原本是图个省事,没想到事省了,钱亏了。“我上菜市场花上100多块,家禽、海鲜、蔬菜就样样都有。一家人在家吃团圆饭,不仅实惠,气氛也好。”张霞说。 

智联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六成职场人黄金周消费受到影响。调查结果显示,38.9%的职场人表示在做十一预算时已明显缩减,还有13.2%的职场人干脆取消了十一的额外预算。虽然计划旅游的职场人比去年多,但是持续上涨的物价也使职场人对于十一的花费不得不理性规划。调查显示,21.6%的职场人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争取不额外花钱,还有23.7%的职场人的将月花费控制在500元以内。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刘小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十一”旅游需求释放量受到物价上涨和股市下滑等因素的挤压,谨慎观望者多,市场预热缓慢。

“黄金周外出消费不划算。”天津市民张星认为,长假是旅游出行高峰,外出消费时交通、食宿都不方便,一些不法商家还趁机“宰消费者一刀”,不仅经济受损失,人也特别累。“现在一年有4个小长假,我打算避开黄金周高峰,选择其他小长假外出旅游、消费。”

江苏省餐饮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表示,今年黄金周消费中家庭消费所占比例大幅上升。江苏省有关部门对全省餐饮、旅游景区的监控显示,今年黄金周的前2天,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占消费总量的40%,而在前几年,这一比例通常为20%。“这种变化表明,人们对假日的消费需求已经从过去的粗放型、单一型,转变为如今的个性化、多元化。这一变化对我国的餐饮、旅游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于学荣说。

专家认为,须积极应对假日消费新变化

周晓平认为,从改革开放之初单纯的景点旅游,发展到目前的农家乐、自然山水、城市体验等,人们的旅游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江苏共有1000多个乡村旅游点,其中质量高、客流量大的乡村旅游点有200多个。“和以前以购物、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假日消费不同,如今人们更注重休闲、放松、经济等因素。”

周晓平认为,在物价高企背景下,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应对假日消费的新变化。各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城市绿地资源,假日期间多免费开放一些博物馆、文化馆,让人们“不出城”就可以享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多举办一些社区节庆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假日气氛。

“人们的休闲方式正趋向简单、个性。乡村游、自驾游、周边游等旅游新方式的兴起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白友涛认为,商家要积极应对这种新变化,多推出一些经济实惠、新颖个性的旅游消费产品,以满足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

江苏省餐饮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表示,面对更理智、需求更多样的消费者,一些有远见的商家已经行动起来。在南京,一些知名餐饮企业推出了“外卖”团圆饭,即方便又实惠。很多旅行社加大了对城市周边、城市本身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推出了一些经济、富有趣味性的旅游线路,受到市场欢迎。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