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和谐亚洲 欢聚河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亚艺奇葩盛放 绿城如此多娇
文化盛会 万民同乐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lxm08101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各界盛赞亚艺节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本报记者 李 颖 秦 华

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等联合承办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2008年9月26日至10月8日在郑州、开封成功举办。亚艺节期间,记者听到了来自各界的热情赞誉:“这一届艺术节真正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文化是连接各国友谊的纽带

蔡武(中国文化部部长):文化是连接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是增进互信的桥梁。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的举办,必将为增进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沟通和理解,繁荣亚洲文化,实现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钦昂敏(缅甸联邦文化部部长):你们看我像不像包青天,他的脸也和我的差不多黑(笑)。其实在缅甸,大家经常通过高清电视收看中国电视剧,对“开封府”“包青天”都很熟悉,这次来河南,一点陌生感也没有,在文化交流方面,希望中缅双方能够交流文物考古方面的知识,探讨文物保护的一些技术。

苏尔丹·拉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和信息部部长):我们是第一次参加亚洲艺术节,派出的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团体。其实,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在1000多年前已经被“丝绸之路”联系了起来,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正在和中国一起努力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

邓文村(马来西亚团结、文化、艺术及遗产部副部长):亚洲艺术节让我有机会走进河南,走进郑州,之前一直都想来郑州欣赏优秀的少林文化,没想到这次真的走进它,发现它竟然这么神奇。

阮文峰(越南驻华大使馆参赞):过去国际艺术交流主要在欧美地区,现在我们的自主性也在加强,中国和东南亚、亚洲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亚洲艺术节既是东亚多彩文化和丰富遗产展示的良好契机,也是艺术与市场的完美组合。

魅力郑州令外国艺术家赞叹

赛特(巴基斯坦艺术团团长):来之前以为郑州是个很小的城市,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么大,很富裕,气候很舒适,我能感受到市民们友好的笑脸,这里充满了和谐幸福的气氛,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友好邻邦,我们在这里一点都不陌生,像一家人一样,亚艺节的开幕式表演很中国化,感觉非常精彩。

阿里(叙利亚舞蹈团团长):我是第三次来中国,舞蹈团给郑州观众带来的是一台以东方阿拉伯元素《一千零一夜》为题材的舞蹈,东方的艺术都有相同之处,演出现场郑州的观众很热情,亚艺节组织非常好,活动非常丰富。

仲水(越南青年剧团副团长):这次接受郑州市的邀请为中原人民演出非常高兴,也希望借助两国的文化交流能搭建起两国友好交往的桥梁,通过我们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越南,也欢迎大家都到越南来。

Caringal(菲律宾芭蕾舞团领队):我们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和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能够来郑州参加亚洲艺术节非常开心和兴奋,我们对演出的舞美、灯光、剧场条件、食宿出行都很满意。我们团还在演出间歇去了少林寺,并观看了那里的武术表演,太精彩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佃一可(日本茶道表演团):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茶道琐碎的规程都是为了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而且日本茶道深受中国儒、释、道的精神影响,已经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来郑州品茶论道,就是为了广为联谊。

苏格尔玛(蒙古扎布罕省歌舞团演员):郑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道路很宽,沿途街景也很漂亮,郑州人民更是十分热情好客,我非常喜欢这里。

本土艺术家边展示边欣赏

周虹(省歌舞剧院院长):我们院排演的《木兰诗篇》参加了亚艺节精品展演,我自己也看了包括《灰姑娘》在内的不少演出,亚洲艺术节既是中原文化艺术向亚洲、向世界学习的机会,也是中原文化艺术向亚洲、向世界展示的平台,我们应该珍惜这次机遇,增进彼此了解。

李树建(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豫剧是河南“土特产”,亚艺节上我们献出的是《程婴救孤》最豪华的阵容,就是力求完美地呈现给来自亚洲不同国度的朋友,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是相互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虎美玲(郑州市豫剧院院长):《白蛇传》在北京、天津演出时曾经一票难求,希望中原这块戏曲沃土培植出的精品能给海内外来宾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回去以后还能惦记着河南的豫剧。

刘杰(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次亚洲艺术节上的展览水准非常高,我几乎一场不落的都看了,因为河南本土以绘画为主题的展览比较常见,但亚艺节上有杉浦康平装帧设计作品展,还有日本铃木吾郎雕塑展、“四海一家”驻华使馆艺术藏品展,这些展览几乎囊括了视觉艺术的所有形式,对中原观众来说机会太难得了。

亚艺节上来自各界的声音

万基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一级画家):“四海一家”驻华使馆艺术藏品展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了3届,这是首次走出北京办展,也是首次参加亚艺节的活动。郑州把这次展览做得很精彩,尤其是送给各国文化部长的签章,做得非常精致,他们拿在手里把玩,爱不释手。

陈湘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我这次来郑州,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这次亚洲艺术节举办了这么多高品位的展览,我感觉收获很大。

安(菲律宾芭蕾舞团演员家属):我跟随女儿演出来到郑州,一路上美不胜收,我专门带了DV沿途拍摄,我要把这里的见闻都一一记录下来,回去讲给我的亲朋好友,让他们有机会一定要到郑州来。

施少腾(广州一家公司董事长):过去,亚艺节仅邀请文艺人士及相关人员参与,相对封闭,这次也邀请我们这样的企业家参加,这种“会中会”的出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亚艺节中注入了经济元素,既欣赏了文艺,又谈了生意。

王鹏(翻译志愿者):来参加亚艺节的外国演员大多都不会说中文,但是他们都会特意在演出中排演几首中文歌曲,歌词都是他们一个一个记下来学会的。

梁德宽(绿城广场展映点放映员):绿城广场每天晚上都有超过2000人来看电影,有几次下雨,群众都打着伞来。这些天来放映的全都是清晰度高的数字电影,广场上摆放了6个喇叭,营造出同影院一样的环绕立体声效果,很多观众每天都是提前来占位置,看完后还迟迟不愿离开。

周璞(一棉社区居民):现在电影院的票价太贵了,这次亚洲电影展几乎全是免费观看,而且影片类型丰富,中国的、外国的、刚上不久的新片、20年前的老片……我每天晚上都早早地下楼去占位置,感觉真是大饱眼福。

张红星(许昌来郑打工人员):看露天电影的感觉真好,大家都席地而坐,一起欢笑,一起快乐,感觉不再那么孤单,这对于我这个异乡人,有种别样的温暖。

张健(郑州市民):比过年还热闹,真是一场艺术盛宴。国庆假期我们一家整日穿梭在各个演出展馆之间,尽量把艺术节的活动都挨个看了,既领略到亚洲各国的文化和风情,孩子也长了见识,真是一举两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