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伸手行窃朋友
销赃之时现形
严查猎食野生动物
说说俺村的新鲜事
新密举行
郑氏宗亲祭祖大典
构筑360度廉政“防火墙”
巩义浮戏山
层林尽染
新密驰骋新型工业“快车道”
进菜场如逛超市
荥阳建普法短信平台
时令菜又添新“成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菜地装上紫光灯 农民住进商品房
说说俺村的新鲜事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朱星伟 张效强

金秋十月,中牟大地处处生机盎然。在郑开大道沿线,在雁鸣湖景区,在蔬菜生产基地,人们欣喜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给群众的新生活。近日,记者走进郑开大道沿线的几处村落,感受了一下新农村变化带来的活力。

菜地装上了紫光灯

“北京奥运凝聚民族自信心,神七升天彰显科技和国力,今年国家大事喜事这么多,俺村也有恁多新鲜事!”在狼城岗镇瓦坡村,村民曹立斌说。他今年71岁,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说起菜园紫光灯杀虫,他连呼不可思议。

今年夏天,大孟镇村民孟庆江在瓦坡村1000多亩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把30多盏紫光灯分别安装在菜地的电线杆上,接上220伏的电压,晚间可捕杀菜地的有害昆虫。安装上紫光灯以后,种植的千亩蔬菜没打过农药,光农药一项平均每亩省下20多元钱。种植的芥蓝笋、广东菜心、娃娃菜、西兰花、西洋菜、奶白菜等20多种纯绿色无公害蔬菜,远销香港、北京、广州等地市场。

据中牟县农业局植保站负责人介绍,一盏紫光灯能辐射40亩到50亩蔬菜地,大大减少了蔬菜的病虫害发病率,也实现了特种蔬菜的本地化生产,改变了农村旧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出村就能逛超市

9月27日,郑州市供销首家直营超市落户中牟。这是为加大农村流通领域建设,让广大群众能够买到货真价实的物品,中牟县采取的新举措。他们采用加盟方式,整合社会、供销社现有的资源,采用统一名称、统一装修、统一着装、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等整套管理体系。 “老百姓真有福气,不出村子就能逛超市了!” 官渡镇十里铺村村民张小武说。

农民住上了商品房

在韩寺镇大洪村,村民正忙碌着种植大蒜。这个村是典型的“瓜蒜之乡”,村民靠种植西瓜、大蒜走上了富裕路。36岁的林贵军,在中牟县韩寺镇成了响当当的“人物”。这两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又搞起了礼品瓜,靠着这几亩大棚,手头富裕了,生活殷实了。如今,他有了坐骑“北京伊兰特”,还在县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孩子也在县城读书。

像林贵军这样的瓜农、蒜农和农民经纪人,中牟县有不少,他们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也引领农民迈向了市场。据统计,目前中牟县共有各类乡土人才4.8万人,有绿色证书的“执照农民”1.7万人,1500多名种植、养殖能手被外地高薪聘为技术顾问,成为“白领农民”。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整院,置办家具,不少人都在城里购买了商品房。据了解,2002年,中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88元,到今年9月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78元,同比增长55.7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