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传奇司令和他的传奇团长
挂职
电话为媒
老爹进城
澳洲学车记
取名真难
午夜的火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传奇司令和他的传奇团长

精诚所至,皮定均三进裴府访子明

这是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944年9月21日,伊川县白沙镇的乡亲们如寻常般沉入梦境。却不料,一觉醒来,人人大惊:原来,这满街一片静寂,尽是席地而卧的兵,究竟怎么回事呢?

1944年4月,日寇占领洛阳、郑州、许昌等38座重镇,四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陷,几十万同胞落入了任人欺凌、任人杀戮的苦难深渊。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军河南敌后。9月,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大踏步挥师挺进豫西。第一站,白沙镇。那露宿街头的队伍,正是皮司令的兵。

兵临豫西,根据地是重中之重。几经筛选,我根据地选址登封、临汝、嵩县、偃师等县交界处的箕山地区。箕山是伏牛山的余脉,有高耸入云的大熊山、小熊山、密腊山,山势险峻,森林茂密,纵深开阔,进可攻、退可守,且在山之间有条狭窄通道,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扇“石门”。进入箕山中心,有个群山环抱的东、西白栗坪,白栗坪有葫芦套、南豪沟、前套、后套,人称“老虎套”。这里南倚临汝、禹县,北连登封,正是打游击的好去处。

皮定均司令一锤定音,先遣支队司令部就设在了东白栗坪。

那时,豫西的城镇大都有日伪军驻防。在广大农村,封建势力强大,土匪多如牛毛,反动地主武装林立,原国民党的基层保甲组织,多数在日伪军占领后,又原封未动地变为日伪基层政权。位于箕山脚下的登封、偃师、巩县地区,更是日伪政权、国民党县政府、乡镇实力派、地头蛇等各股势力的逐鹿之地。

面对种种错综复杂的日伪顽匪地方势力,八路军豫西先遣支队的决策是:下好五步棋,赢得整盘棋!

第一步棋是“老生新谈”,即深入宣传发动群众。

第二步棋是“秋风扫叶”,即取缔一切汉奸组织。

第三步棋是“点燃星火”,即发展人民武装。

第四步棋是“拯救民生”,即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第五步棋是“凝心合力”,即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爱国统一战线。

要走好这五步棋,关键的一步是凝心合力,牢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皮司令决定从争取裴子明入手。

裴子明,原名裴泰玉,偃师县府店乡乡长、联保主任。他是府店佛光峪村人,家中弟兄四个,因家穷,除了排行老四的裴子明读过几天私塾外,三个哥哥均未上过学,都是农民。裴子明从小好舞刀弄枪,和少林寺和尚交往密切,练得几套好拳脚,能双手打枪,且弹不虚发。此人性情豪爽、耿直,人称“裴大炮”。

“裴大炮”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重义气,好朋友。曾受偃师进步学生和抗日人士的影响,于1930年至1936年,投奔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的部队,从当兵到任排长达6年之久,这也是他衣锦还乡并当上乡长和联保主任的缘由。

裴子明当上联保主任后,做过一些坏事,但也办过一些好事,他在佛光峪西口孜建了北大庙和佛光峪两座学校大楼,并资助一个叫裴进学的穷孩子上学,还修通了东、西沟去南山的大路、桥梁,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裴子明在当地拥有一支200多人的武装,他本人就有手枪3支、步枪12支、机关枪2挺,是当地的实力派人物。

裴子明还与国民党38军驻府店乡的35师师长孔从洲交情甚好。孔师长在日军入侵、38军奉命撤退前,把该军存放的八窑洞枪炮弹药秘密交给裴子明保管。裴子明对国民党的溃退十分不满,对日寇入侵极端痛恨。日本人打过来后,他把府店乡周围的佛光峪、李沟、蒋家门、车里等几个村的青年组织起来打日本,人称“杆子队”,主要活动在佛光峪周围。

这佛光峪位于偃师、巩县、登封的交界处,有“鸡啼鸣三县”之称。一次,日伪军向府店后峪村进犯,裴子明率“杆子队”英勇抵抗,打退了日伪的进攻,威震一方。日伪军一来,他便把小孩、老人疏散到山上,之后亲率“杆子队”去打敌人,一连打了好几仗。其中最残酷的是府店九龙角之役,他率100多人同日伪300多人展开白刃格斗,打了三天三夜,仅裴子明一人就击毙和捅死鬼子4个、汉奸3个,直打得日伪军抱头鼠窜,没能进村。

1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