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凯)磁带、CD,曾经风靡大街小巷、备受男女老少喜爱的音像制品,带动了郑州街头大大小小的音像店。然而,随着MP3、MP4、刻录机等可以整合更多音乐资源的电子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霸主”,销售音像制品的商店,很多不得不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黯然退市。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二七路上一家名为“新动力”音像店的旧址,这里已经不再有昔日顾客盈门的情景,只见店内一片狼藉,几名工人正在拆下门头,准备进行重新装修,做别的营业。正在施工的一名工人给记者推荐了原来音像店的一位负责人。这名姓李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去年年底,他彻底顶不住了,才决定处理所有的音像制品,转行做其他事情。2005年,音像店中的磁带慢慢滞销了,接着2007年CD也买不动了。无奈之下,他开始遣散员工,处理店内所有的音像制品。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人民路的一家精品饰品店,在这里记者竟然看到了曾经风靡街头的CD机、播放磁带的随身听。店老板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说:“三年前,我店里经营的都是磁带、CD,磁带式随身听、CD机,还专门为别人刻录CD盘。不过,现在你也看到了,大街上那些听着音乐的人,不是用MP3、MP4,就是在用手机听音乐,没有人会拿着个大块儿头CD机出来了,除了一些发烧友,或是磁带、CD的收藏者,否则不会有人愿意花钱来买这些东西。”
“磁带、CD,红火的时候一件要几十块钱,直到后来的5块、2块,没人买,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MP3、网络音乐的冲击。”市文化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现在这些东西不要钱都没有人买,因为网上都是一分钱不要,随便下载。即使现在一些机动车上还会用到CD,但现在的家用电脑几乎都有刻录功能,别说是CD了,VCD、DVD都是随便刻,且碟片的成本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