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黄河文化走向世界
走多元化经营之路
征文比赛启动
实践科学发展观
打好收入攻坚战
优化政务环境
构建便民网络
关于郑州市第九批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公示
党员干部担当“农田服务员”
巩义市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调查市委联合调研组
1014国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巩义市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调查市委联合调研组
二、主要做法三、初步成效四、几点启示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巩义市针对制约该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贫困落后农村问题,积极开展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突出创新、促进发展”驻村帮扶工作,旨在通过驻村帮扶,使落后农村摆脱贫困、共同迈上小康之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批示:巩义市驻村帮扶工作主题明确,工作扎实,方法创新,成效显著,应总结推广。为此,市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巩义市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查报告予以刊发,供全市学习和借鉴。 

一、背景与动因

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市委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找准十七大精神与巩义市科学发展的结合点,去年10月,巩义市委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民情民生、平安巩义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5个课题,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调研活动。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巩义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工农业生产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和谐等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巩义市委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决定抽调市、镇机关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贫困落后及不稳定村,利用3年时间,开展 “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突出创新、促进发展”驻村帮扶工作,帮助落后农村脱贫致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创新组织保障机制。为确保驻村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巩义市委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一是出台了《关于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突出创新、促进发展”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建立了领导机构,市里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各驻村镇(园区)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乡镇(园区)各司其职、派驻单位联动帮扶的组织领导体系。三是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系点、领导组领导包镇(园区)等多项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四是从全市抽调297名责任心强、有发展潜力的科级实职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73个贫困落后村和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村帮助开展工作。

(二)强化管理,创新监督考评机制。为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该市建立了驻村帮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各工作队派出单位和驻村镇(园区)全年综合责任目标,实施专项考核。前置管理端口,把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督促指导、检查考核、评优推荐等管理职能下放各驻村镇(园区)。建立了领导检查、电话抽查、随机暗访、集中督查四位一体的督查体系,定期不定期地对驻村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三)因情施策,创新分类指导机制。一是开展“凝心增力”活动,努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软散难题。各工作队通过讲党课、搞培训、树典型、学先进等措施,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二是开展“平安巩义”建设活动,努力破解影响农村稳定和谐难题。深入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村,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等。三是实施政策倾斜,努力破解生产建设资金短缺难题。该市财政每年列支300~500万元设立驻村帮扶专项资金,对工作队所驻村启动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奖补,各工作队还通过包村部门、帮村强镇及带村企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四是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努力破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难题。该市把产业发展作为解决农村贫困落后问题的长久之计、治穷之本,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千方百计发展劳务输出。五是大力开展素质提升活动,努力破解群众致富能力较低难题。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到苏南发达地区先进村和竹林、杨树沟等市内先进村考察学习;举办各种实用技能培训班、技术讲座等。  

(四)社会联动,创新解困扶贫机制。一是部门帮村。对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由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对口帮扶,对存在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村,安排政法部门帮扶,对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安排旅游局帮扶等。二是强镇带村。巩义市孝义街道办事处、大峪沟镇、竹林镇等10个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强的镇(办事处)与20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结对帮扶。10个强镇(办事处)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对口村排忧解难,促进发展。三是强村扶村。该市选定8个富裕村,按照就近和产业相关联的原则,对口帮扶8个贫困落后村。四是强企援村。安排市属30强企业对巩义39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开展定点帮扶活动。各帮扶企业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培训人员、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联营建厂等方式帮助对口村增收发展。

三、初步成效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新的加强。驻村帮扶工作中,各工作队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以“凝心增力”活动为载体,举办党员培训班440场(次),培训党员10563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90人,新发展党员171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广大驻村工作队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融入到所驻村群众中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戴。

三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能力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朝夕相处、共谋发展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员砥砺了心志,锤炼了作风,丰富了阅历,积累了经验,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四是贫困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工作队在开展驻村帮扶过程中,坚持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跑项目,想方设法筹资金,帮助贫困落后农村修路、引水、架电线、建卫生所等。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工作队共筹措、引进各类帮扶资金3291万元,完成和启动大小项目工程建设206个。

四、几点启示

第一,解放思想实现新跨越,必须敢于走进矛盾。巩义市针对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难题,动员全社会力量研究破解,主动出击,在资金使用上重点投入,人员布局上配备年轻优秀干部,结对组合上选择强企、强镇、强村帮村,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有效地推进了贫困落后农村发展。   

第二,解放思想实现新跨越,必须创新工作方法。为使驻村帮扶工作有效开展,巩义市探索创新组织领导、监督考评、分类指导、解困扶贫等多项机制,使巩义市贫困落后农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呈现出了许多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

第三,解放思想实现新跨越,必须真抓实干。巩义市为有效破解“三农”难题,使真劲,出实招,在政策上实施倾斜,在资金上重点支持,在人员上优化配置,在结对帮扶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处处体现着巩义市真抓实干、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和决心。  

第四,解放思想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巩义市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中,坚持因村制宜原则,针对基层组织软散问题实施“凝心增力”工程,针对不稳定问题实施平安建设工程,针对农民致富能力不强问题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针对农民增收缓慢问题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有效推动了贫困落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