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拟推荐2008年度
省级文明单位公示公告
供水抢修车装上GPS
我市建筑行业开出最大罚单
31.3℃ 47年来同期最高
我省将设开发区创新成果奖
市文物局
市公安局联手破获古墓盗掘案
加强社区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秋季国际微笑行动昨启动
各方“会诊”郑州交通拥堵
1018停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各方“会诊”郑州交通拥堵
开多个“良方”治“顽症”

本报讯(记者 陈思)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市民和各级领导的“顽疾”。如何才能真正解决郑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昨日,市政府请来全国知名交通专家、河南省和郑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规划、城建、市政、交通部门和出租车司机等各界代表,进行专题研讨,共同“会诊”,并开出了“处方”。副市长、市公安局长黄保卫现场聆听了大家的讨论。

存在问题

道路交通拥挤,出行效率下降。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域扩大、车速下降,“路上车挤车、车上人挤人”状况没有改变,交通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效率下降;支路系统不健全,交通量过于集中在干线道路而引起主要节点出现堵塞;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遇事故极易引起大范围交通瘫痪。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换乘不便、公共交通运力不均、车内拥挤、舒适度差、运营速度低等;换乘问题突出,地面公交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换乘距离过长,换乘不便。公共交通主要换乘点的平均换乘距离达到255米,其中30%竟超过500米。

停车问题突出。基本停车位存在较大缺口,停车秩序混乱,占路停车现象严重,不仅占用步道现象极其普遍,而且占用机动车道现象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道路的运行效率。交通秩序混乱,行人和自行车无视交通信号,群体违法现象严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串道行驶;公共交通乘车基本上没有秩序,不分先来后到,老幼病残孕乘车安全没有保障。

症结所在

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或者症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单中心城市结构导致交通量在中心区过度聚集,导致交通流在中心区高度聚集,向心型交通所具有的不均衡性加重,并超过同期中心区道路交通可以承受的能力。2.市区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道路系统功能紊乱;城市道路网密度低、系统性差,不能适应机动化发展和智能化交通组织,造成行政区交通控制系统和智能化交通系统不能良好的发挥功效;路网节点不畅,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不匹配,路口通行能力特别低,影响到整个路网的运行状况,急需立体交通解决该处的交通拥挤问题;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功能效率不能有效发挥。3. 交通供给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至2006年机动车总量增长的绝对值为459961辆,平均年增长率为18%,2006年是2002年的1.9倍。4.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发展战略未得到全面落实,公共交通长期得不到重视。5.静态交通不能适应交通需求,主要表现在机动车停车泊位严重不足。 

各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和各界人士给出了一些对策。

市政协委员王威说,市区长途汽车站太多、批发市场集中,导致了相关区域交通拥堵,甚至降低了整个市区交通良性运转的速度。他建议政府是否考虑将一些车站和批发市场往市区外规划并转移。市人大代表赵军伟建议,以后各类建筑甚至居民小区建设,交警部门都要实现介入,以规划好交通问题;公务车交通违法太严重,应加大管理和查处力度。市人大代表石聚领说,交通管理不仅仅是交警部门的事情,社会各界都要参与,尤其是政府部门更要起表率作用,首先不要交通违法。他建议市区增加单向通行区域。省政协常委、河南政法学院刑事法学系主任邸瑛琪教授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一定要加大道路科学规划的力度,提高道路通行率。他提出要加大对特权车、公交车等老百姓反映强烈并集中的交通违法问题查处力度。

来自市发改委、规划局、建委、市政局、交通局、公交公司和部分出租车公司的代表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交通发展中心主任、国家建设部专家、市政府特邀国家级专家全永燊,公安部交管局原总工程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原所长张殿平等专家均认为: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查明交通拥堵的原因。针对目前郑州市区交通现状,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联合行动,解决阻碍交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解决一些基础设施与现有交通需要不配套的问题,同时优先发展公交、加大日常管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