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3版:纪念郑州解放60周年特刊-巨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邙山提灌 解决郑州水荒
开发区 走在开放最前沿
乡镇企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邙山提灌 解决郑州水荒

本报记者 成燕

张新才,70岁,亲历郑州邙山提灌站建设全过程,退休前为黄河风景名胜区总工程师。

谈起该提灌站的建设背景,张新才打开“话匣子”:“我1968年就开始在市水利局做技术工作,当时郑州水源地只有常庄水库,库容为1700万立方米左右,当时的郑州印染厂等工厂经常出现“水荒”,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据他介绍,1969年,当时的古荥公社为解决农业灌溉,决定在邙山头(现黄河风景名胜区内)搞个小型水利灌溉站,设计为1个流量。作为市水利局派驻技术人员,张新才参与了该站建设。听说邙山一带在搞“引黄上山”,时任我市主要领导于1970年5月前来调研,经过论证,最终确定在此修建郑州邙山提灌站,将提水规模增至8个流量,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投入。

浩大的提灌站建设于1970年7月1日正式拉开序幕。我市专门成立指挥部,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一场历时两年3个月的攻坚战就此开始。

听说“引黄上山”可解决郑州“水荒”,全市上下欢腾鼓舞,工人、农民、学生、教师等各条战线人员纷纷加入建设大军。他们来到黄河边,破山、挖渠、背石、运料、推土、打夯……“当时涌现出很多典型事迹,比如来自古荥公社黄河桥大队的‘铁姑娘战斗班’,最小的只有15岁,最大的20多岁,她们不怕苦不怕累,最终锻炼成为熟练的泥瓦工。‘师家河战斗排’由100多位农民兄弟组成,他们肩负着最艰苦的打隧洞工程,由于邙山土质松软,坍塌下的黄土时常危及生命安全。但遇到险情,他们勇敢面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谈及往事时,张新才记忆犹新。

由于提灌站建设期非常紧张,只有采取边设计边施工方式进行。广大建设及设计人员常年在窑洞里打地铺睡觉,吃住在工地,几个月都不回家一次。“当时我家在巩义,一年才回家一次,当时大家都不喊苦不叫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让郑州不缺水!”谈起当时难忘的经历,张新才激动地说。

在“邙山精神”的感召下,提灌站建设进展迅速。1972年10月1日,提灌站正式建成。“该工程从邙山头至西流湖绵延25公里,总干渠6条隧洞全长3400米,建泵站装机6台,共挖土方350万立方米,砌石55000立方米,使用钢筋混凝土25800立方米,砌砖7900立方米,共用400多万个工日,最多时抽调10万人同时建设。据估算,全市应有百万人次参与该站建设。”时至今日,张新才老人的笔记本上还清楚地记录着这些数字。

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完工后,郑州终于用上了黄河水,“水荒”问题也迎刃而解。“通过提灌站的处理,黄河水质从每立方米含沙27公斤净化到1至3公斤,有效保证了城市供水质量。”结束采访时,张新才欣喜地说。(图为资料图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