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画传奇》
悠悠“寿”文化
麻雀掠过稻田
林科路的来历
好散文应像斯文人的谈吐
晨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林科路的来历

王瑞明 朱海祥

林科路位于金水区农业路北侧。东起中州大道(原东环路),西至政七街动物园围墙处,全长近3000米,宽20多米。此路是因附近有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简称林科所)。1999年11月经报市地名办公室批准正式命名叫林科路。

河南省林科所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根据河南省情,用材树种资源多,分布着许多材质优良、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为全面提高全省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1956年成立了省林业厅林业试验站与1958年成立的省林业厅林木病虫害研究站,加上1962年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林果研究室合并,正式成立了河南省林科所。主要任务是以应用科学技术研究为主,并组织全省专业技术攻关,研究解决有关林种、树种大幅度提高产量、质量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同时开展一些林业应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应用的研究。为此,下设有营林、森林保护、情报科室和一个试验林场。林科所成立以来,科教兴林,围绕林业重点工程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奖,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明显,为加快全省林业建设步伐作出了贡献。

说起林科路的兴建,这里的过去原是押寨村杂草丛生不长粮、风起黄沙满天飞的荒沙岗。解放后改造成庄稼地和果园。有一条“风起扬飞沙,雨天踏泥泞”的小路通往关虎屯,这就是林科路的前身。上世纪90年代,随着郑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为改善郑州市的交通状况,花园路、农业路、经三路等相继进行了扩宽、延伸改造,从而带动了这人迹稀少、黄沙弥漫的押寨村,一些省直单位开始在这土路两侧从政七街往东到经三路,规划盖起了办公大楼和住宅楼,形成一条20多米宽的路,就是新兴的林科路。

现今,林科路上又展新面貌,从经三路已经修通到中州大道,沿路几十幢高层住宅楼雨后春笋般矗起;村民们的沿街楼开起风味特色饭店,各展英姿;中州大道上的立交桥,在林科路东口凌空而立,区域公交车从二七广场直通路口。这些都预示着林科路的美好未来和发展前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