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逼”出来的科学发展之路
百家专业合作社惠及中牟农民
曲梁服装工业园开园
中牟警方举行反恐演练
董陵村有个“文化长廊”
专家新郑演讲
探寻发展之路
罕见宋代经幢新密出土
借人证件开黑店
逃费被查坐入监
系列服务扶持农民养殖致富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工业向园区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中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逼”出来的科学发展之路
——“三个集中”让巩义突破发展极限

本报记者 王亚楼

巩义是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连续15年领跑河南县域经济。

据官方统计的数字,巩义的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虽然在省内最高,但增速已没有明显优势,栾川县去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7%,中牟、荥阳、新郑的增速都已赶超巩义。且周边县(市)较巩义土地资源更为丰富,税收政策更为灵活,巩义在发展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巩义市市长张春阳直言:“推进‘三个集中’不仅是巩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在当前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巩义选择突破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巩义市副市长梁险峰坦言,目前对企业而言,周边县(市)在土地和税收这些硬成本上相对巩义有一定优势,因此巩义要想留住企业在硬成本无法降低的条件下,降低软成本是必然选择,而推进“三个集中”则是巩义降低企业经营软成本最有效的途经。

位于巩义回郭镇的民营科技园区去年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150个亿,园区企业达130余家,形成了叫响全国的铝工业集群。据回郭镇党委书记李小虎讲,巩义市委、市政府考虑的是不与别人比地价税收,通过构建产业园区形成集群效应,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什么是集群效应?万达铝业的董事长王小伟深有感触,他的企业搬进园区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销售收入已突破20个亿。当时他也曾考虑去外地投资,但仔细想来并不划算。虽然地租和税收政策优惠,但因当地没有配套的企业,且加上电力和道路等基础性投资,企业实际支出的成本并不低。除此之外,因为园区本身企业集中,信息、物流优势也十分明显,而且电力、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到位,因此在民营科技园区建成后当地企业不但很少外流,而且很多外地的企业也流入了园区。

除了工业园区本身集群效应所降低的软成本外,巩义还通过人口向城镇集中,降低投资者在巩义衣食住行、教育及医疗等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软成本。巩义市建管局局长韩建鹏说,3年来,巩义市共投入城镇建设资金50多亿元,先后完成了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人口由16万人增加到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1.7%。

为企业提供大量充足的劳动力不仅可降低用工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问题,而“土地向规模集中”则成为破解“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据统计,目前巩义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4.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规模经营农户达到2700余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7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2家,其中有7家已列入郑州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南河渡”石榴、“强民”乳制品、食用菌等一批优质农业产品不仅占领了省内市场,还远销到上海、广州等地。

“三个集中”战略的实施,给巩义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优化了工业经济结构,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体;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镇人居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巩义市已绘就蓝图:5年后,巩义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土地规模由现在的10万亩翻一番变成20万亩;把巩义建设成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以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