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如果 爱
挂职
剥削老妈
时尚租车族
女儿的短信
礼尚往来
换物换来爱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如果 爱

“谁的追悼会?”对方问。

“张暖忻。”

“谁?”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追问道。

“张暖忻啊。”王薇又说一遍。

我怔住了,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头脑一片空白。

半年前,我还和张导演见过面。那时候她看上去好极了。她说:“远征,有机会我们再和凤绪一起合作一回。”

张导演走的时候,刚刚54岁。她患的是胰腺癌,从发现到离世,前后不过一个月。而一个月前,正是我非常想去看她又到底未能成行。

“哎,你在这儿干吗呢?”王薇导演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找你半天了。”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哦……”她显然想起了什么,很体谅地说,“远征,你回家吧,今天不拍了。”

《青春祭》是一部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梦想和思考的电影,它让22岁的我明白,似水流年,一个个春天都将一去不返。张导演亲自带领我走近了电影,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我从未想到她有一天会这样不辞而别。

16. “很抱歉,我已经考进人艺了”——冯远征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首届“明星班”,是在1985年。很多在成功的影视作品中表现出色的演员,比如唐国强、宋春丽、郭凯敏、肖雄,都加入了这个集体,得以进一步接受专业的表演学习。《青春祭》女主角李凤绪也在其中。

开班第二年,学院请来曾红极一时的法国影星拉法,观看每个人的影视作品,然后为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一天,她观看了《青春祭》,对凤绪的表演赞赏有加,并说:

“除了凤绪,这里面还有三个非常好的演员。一个是傣家老奶奶,一个是哑巴,还有一个就是赶牛车的小伙子。”

一位老师很高兴地向她解释:“老奶奶和哑巴都是当地村民,只有那个小伙子,是我们从电影学院考场上挑出来的。”

“哦?我能见见他吗?”拉法饶有兴致地问。

“这个……他不在这里。”

“为什么?”

“我们当时没有录取他,觉得他……形象一般。”

那个“赶牛车的小伙子”就是我在影片中扮演的任佳。

拉法笑了一下,没再说话,站起身和老师学生走到了会议室,准备点评这部电影。在会上,拉法说:“我没想到,在8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审美观还停留在好莱坞二三十年代的水平,单纯以外形作为演员的评判标准。这个小伙子真让人惋惜,如果他有机会在这里学习,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演员,但是他没有被录取,就可能永远埋没了。”

拉法的话令在座的老师们大为震惊。

散会以后,老师们分成两派争论起来。当初主张录取我的开始拍桌子,“我就说冯远征好嘛!”另一些人则陷入深切的反思:难道,真是我们错了?

表演系主任钱学格和刘诗兵老师为此召开了三次会议,共同决定:重新录取冯远征。他们很快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回到电影学院84班。如果当年被录取,我本应是王志文、孙松的同班同学。

我当然感谢他们的诚意,也感谢拉法对一个平凡后生的提携,但是,命运就是这样阴错阳差,我很抱歉地告诉两位老师:“我已经考进人艺了。”

在我经历过的诸多考试中,人艺的考试恐怕是最简单的。

第一次面试,坐在我面前的是顾威老师和李彬老师。我首先自报家门:“我叫冯远征,今年22岁,身高1米79,北京人。”然后,朗诵了一段格雷诺夫寓言,又演唱了保留曲目《驼铃》。

顾威老师问我:“准备什么小品了?”

“老师,我什么都不会。”

“装什么装?电影电视剧都拍过了,还什么都不会?”顾威老师一下子就识破了我的小伎俩,我的履历,已在报名表上写得清清楚楚。

我的脸红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干脆,不考你表演了。”李彬老师说,“你不是跳过伞吗?你把跳伞前的准备动作做一遍。”

我想,这个拿手,于是从头到尾比划了一遍,轻车熟路。

“等等,你解释解释,这都是什么动作?”顾威老师又发话。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