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服务员结伙行窃 洗浴客防不胜防
志愿者接近2万人
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网上党校初显成效
政府提供无偿援助
依法庇护困难群众
计生人员入户服务
爱拼才会
社区里的“党员QQ群”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爱拼才会
——邮政收投员杨凌云的故事

本报记者 安群英 实习生 梁爽 李胤 文/图

“小杨,帮我订两份读者文摘”,“小杨,你帮我推荐一份老年健康方面的报刊……”昨日上午,在防空兵学院家属院,一个骑着绿色邮车的姑娘穿梭在几栋家属院之间,为这里的订户忙碌着。老人告诉记者,这个姑娘好,订报刊,大家非她不可。

真诚工作不言倦

她叫杨凌云,是郑州市邮政局大学路收投分局的一位普通收投员,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每天早中晚三次投递,每天走30公里的路程,她从来没有感到厌倦和苦累。

杨凌云所负责的段道范围包括郑州警备区、防空兵指挥学院及其家属院,服务对象以军人居多。杨凌云被分配到该段道时,报刊收订工作由学校收发室一次性收订统一管理,存在着许多空白点。为了更好为客户服务,她走访办公楼各科室,深入连队、学员集体宿舍,把他们订的期刊、报纸分别投递到他们班级或宿舍。在投递报刊的同时杨凌云还随身带上信件、邮票等物件,随时帮他们收投平信、挂号信等邮件,有时手里还拎杆秤,顺手把他们的旧报纸回收走,防空兵学院的官兵称之为“流动的邮局”。创新收投方式让杨凌云的收订成绩大幅上升。2008年,她负责的段道流转额达到24.7万元,是刚开始的两倍以上。

爱心洒满邮递路

订阅也许只是一时的事情,而服务却是天长日久的事情。杨凌云说,她投送的不仅是报刊,传递的更是一份爱心。

防空兵指挥学院家属院南院4号楼11号老席一家,俩口是连环画迷,从1950年至今订阅连环画一期都不落下。他们听说杨凌云的人品不错责任心强,就主动找到杨凌云征订,但提出一个过硬的要求,不能有折、磨、碰的痕迹,尽量减少留在上面的指纹,更不要在上面写字。但每一册杂志来的时候 ,杨凌云无论如何小心翼翼,客户仍然挑剔,对此,杨凌云没有埋怨,没有委屈,最后老席一家被感动了。他说出实情,原来好几个零售报摊都接受不了他们的挑剔不做业务了,看到杨凌云这样认真,认为自己选对了人。

郑州警备区家属院2号楼有一位郭师傅一直瘫卧在床,老伴耳聋,儿女不在身边。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成了杨凌云的功课。有时她帮老人邮购些药品,代发给儿女们的信件。有一天,郭师傅突然打电话说:“小杨,我下床吃药掉在地上,动不了了!”杨凌云急忙放下工作,快速到郭师傅家,叫邻居帮忙把门弄开,帮助老人解除了麻烦。

防空兵指挥学院家属院5号楼4号有位叫杜正华的用户,今年8月份儿子刚参加完高考,杨凌云收到他们久等的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朝他家直奔而去。这时他们已经准备好行囊,让儿子外出打工,看到通知书,全家人喜极而泣。

幸福就在汗水里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杨凌云说,虽然生活一路坎坷,但只要努力不放弃,幸福就会在不远处。

从农村的贫困学生,到城市的下岗工人,再到被人信任的投递员,杨凌云说自己人生之路多艰辛。1996年,她考上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带着乡亲们热切的希望,结束了村庄20年没有大学生的历史。

证书不是通行证,走出校门的她为寻找工作四处奔波,在一家企业打工倒闭后,看到郑州市邮政局招工信息,从此加入邮政人的行列。从当初的几百元工资,到现在的业务骨干,杨凌云在投递报刊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让自己经济生活有所改善,她被评为邮政系统的优秀劳务工。她说:我是用热情、真心、诚信来换取信任,只有真心付出,我的邮路会越走越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