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一张乡村城镇化路线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竹林 : 一个山村的嬗变
与一张乡村城镇化路线图
老书记侯宗宾(右三)摄下竹林新美景 上图
今日竹林展新容
向“好媳妇”的娘家送喜报

本报记者 余英茂 王亚楼 文 陈 靖 图

核心提示

2008年10月7日,中纪委原常务副书记、原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来到巩义市竹林镇,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一起登山观赏红叶,欢度重阳佳节。

这已是侯宗宾第11次来竹林了。不仅是老书记侯宗宾对竹林倍加关注,竹林还吸引了党的三任总书记和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一个乡镇能有如此魅力,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实不多见。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初,竹林还是一个山高石厚土薄的穷山村,当地世代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春天霜盖山,夏天山冒烟,秋旱谷叶黄,冬天卵石卷。姑娘嫁到他乡去,小伙熬成光棍汉……

弹指一挥间,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原本起点极低的竹林村,变成了全国重点镇、文明镇、卫生镇、环境优美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荣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里面无疑大有故事可讲,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经验可挖。

竹林就像一本书,传统与现代,古朴与厚重,深奥与浅显,皆蕴含其中,读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它是怎样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它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它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它的经验对其他地方有无借鉴意义?

看竹林,读竹林,品竹林,记者发现,竹林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竹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历史,将竹林前进的足迹串接起来,则形成了一张乡村城镇化变革的“路线图”。

几天前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蓝图,要求全党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竹林几十年的探索,为十七届三中全会作了精彩的注脚,毫不夸张地说,竹林就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一个缩影。

❷ 思想大解放的竹林

梳理竹林几十年来的发展轨迹,记者发现,解放思想,是推动竹林跨越式发展的一大秘诀。

正是因为坚持解放思想,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竹林人才能够与时俱进,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舞台上长袖善舞,造就脱胎换骨的新竹林。

到了1987年,竹林先于周围村庄摆脱了贫困,村民们过上了滋润的生活,很多人认为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

面对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村两委再次开会进行引导。此次会议制定了“借鸡下蛋、借梯上楼、借人才发展”的“三借”方针,提出“一厂上一个新项目,开发一种新产品,攀一家新高亲”,要求5年内实现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当时,人们的思想禁锢还相当深,竹林推出这些举措是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的。1991年,竹林提前完成预期目标,村办企业达19家,产值达6300万元,安排了全村和周边1000余名富余劳力就业,迈入全省首批小康村行列。

第二年,已名扬全国的竹林计划今后几年将产值稳定在6000万元即可。“现在看来,当时思想还不够解放,还是有点小富即安!”赵明恩笑着说。

1992年2月26日,赵明恩怀着轻松的心情赴美国考察。“在美国,我走了八州十一个市,所见所闻对我震动很大。这时,国内传来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消息,我一遍遍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

回国后,赵明恩马上组织召开了40多天会议。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东风,使竹林领导层的思想再次得到大解放,他们重新制订了发展规划,把目光转向国外,谋求与国际市场接轨。

此后,竹林人在贫瘠的山沟里办了20多家新企业,还把工厂办到了省城。竹林村办企业众生药业,资金一时成了发展瓶颈,赵明恩就发动全村人入股,使众生药业成为全省制药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这应是最早的、不成熟的股份制改革。如果错失了当年的发展机遇,今天的成就想也不敢想!”赵明恩深有体会地说:“思想解放一小步,竹林就会前进一大步!”

经过飞速发展,竹林村大踏步地向城镇化迈进。有领导来视察,感叹说:“你们村跟城镇一个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此时,竹林正面临着地域不足的新问题,要继续发展,敢为天下先的竹林人又谋划着突破自己。

1994年11月28日,省政府批准竹林和周边几个村合并,设立竹林镇。

这种由村扩展为镇的模式,在河南是独一无二,在全国也极少见。

虽然成了建制镇,但与其他乡镇相比,竹林有许多改革创新。竹林并没有大量增加人员和机构,机构并不完全上下对口,而是干部实行聘任制,不拿国家工资。多年来,竹林的管理机构有减无增,始终保持着低成本、高效率的状态,这也是竹林所独有的干部管理模式。

从1983年起,竹林每年都开展“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活动,事无大小,群众都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

竹林的重大决策都是民主协商、科学决策的结果。1994年,竹林镇准备新建办公楼,“三评”中群众提出应把钱用于发展教育,于是办公楼缓建。4年后,竹林经济有了大发展,群众又在评议中提出,应当建设与竹林经济状况相称的办公楼,镇里才改建了办公楼。

“三评”评出了干劲,评出了希望,评出了欣欣向荣的竹林。

有专家认为,竹林闯出了一条全新的中国式自治管理的路子,有效地避免了行政机构和人员的“帕金森定律”。这种乡村治理模式,对于探索未来我国基层政权的存在形式,比照搬外国的自治模式更有价值。

近年来,竹林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使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全镇人均年纯收入8100元,在全省百强镇综合评比中,竹林均名列前茅。2006年,竹林镇再次扩大行政区划,划入附近3个村。

2004年12月14日,刚到河南履新3天的省委书记徐光春赴竹林考察后,深有感触地说:来到这里我很受鼓舞,很受教育,很受启发。竹林镇是名副其实的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典型,不仅在河南而且在全国都有典型意义,我深深为河南有这样一个典型而骄傲!

❶ “农民政治家”带领下的竹林

竹林的名字很有诗意,这里曾是个竹茂林密之地。清嘉庆年间,由于水源枯竭,竹林不仅没了竹子,吃水也成了难题,周围的人都知道“有女不嫁竹林沟,竹林吃水贵如油”。

为了吃水,竹林人要到4公里以外的山沟里用碗刮水吃,或是接雨水。人们不分昼夜排队等水,天黑下山时,曾有人摔伤致残甚至摔死。因为用水极难,竹林人通常在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才洗一次脸。

竹林的山都是石头山,土层极薄的地块最大的不足10亩,小的仅能栽几棵红薯。在这种贫瘠之地,庄稼全是“望天收”,风调雨顺的年景还能打点粮食,遇到天灾,常常颗粒无收。

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并不为过。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竹林人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但路怎么走,还要靠竹林人自己。

竹林能够发生巨变,经验可以总结出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正像记者采访我们的老书记侯宗宾时,他所指出的那样,竹林的发展得益于有“三个一”:一个德才兼备的带头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

在这一点上,竹林和江苏的华西村等明星乡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能人治村”,实现腾飞的。

有人把明星村的带头人誉为“农民政治家”,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现代市场意识,懂经济、善管理,胆识过人,对政策能够深刻领悟,巧妙运用。

竹林的带头人赵明恩就是这样一个人。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赵明恩是新时期中国先进农民的代表,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农村基层领导干部。

提起赵明恩,竹林人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都能说出他为乡亲们办的好事一桩桩一件件。

1980年2月,赵明恩当选为竹林党支部书记。他立下铮铮誓言:当干部就要多为群众办事,能办大事办大事,办不成大事办小事,起码不找群众的事。

此时,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地方机械地执行上级精神,把集体的财产分光,干部只顾自己致富,把群众丢在一边。这股风也刮到了竹林,有人要求分掉村办企业,村支部5名支委中,有3人入股办起了私营小厂,集体的事没人管,支委会也开不起来……

赵明恩有句名言:饿着肚子跳芭蕾,只会越跳越饿。他做梦都盼望着家乡能尽快富起来,为此他曾多次放弃了走出竹林的机会。面对这种局面,他却陷入了困惑:村办企业是集体的家底,集体没了实力,光嘴上说为人民服务,拿什么给群众办事?中央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让全村人共同富起来,应该不会犯错误吧……

当时,赵明恩精神压力极大,整天睡不着觉,猛然就病倒了。

得知赵明恩生病的消息,乡亲们纷纷来看望。“群众怕我也单干,丢下大家不管,从这一点我看到了民心。”赵明恩回忆说。

1983年6月25日,竹林召开由全体党员和农民代表60余人参加的党支部扩大会议,围绕“竹林今后走什么路”展开大讨论。

连续开了七天七夜的会上,赵明恩启发大家分析:竹林有能力致富的不足100人,这些人如果只顾自己致富,2000多名致富无门的群众怎么脱贫?群众先后提了100多条意见,强烈要求党支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七天七夜会议”形成了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的共识,成为竹林人命运的转折点,因此,竹林人自豪地称其为“俺竹林的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还作出了干部不能脚踩两只船,如果干个体和私营企业,必须辞职的决定。专家们认为,这是全国制订最早的领导干部不能经商的规定。会后,竹林专门为辞职的8名村干部举行欢送会,无偿为他们提供场地,让他们安心从事经营。

竹林虽然贫穷但矿藏丰富。“七天七夜会议”之后,赵明恩带领村民创办了耐火材料厂、煤矿等企业。3年后,竹林的GDP就达到了847万元,在当时,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就这样,在赵明恩带领下,竹林人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层天。

竹林的成功探索,为其他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南,已在竹林当了28年书记的赵明恩却是一如既往地从容淡定。面对记者,这位曾在北大、清华和中南海作过经验介绍的带头人说:“你们别看我有很多荣誉和头衔,任何时候我都记着自己是个农民,离开了‘农’字,咱啥都不是!”

现年67岁的赵明恩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缠着几块钢板护腰,他曾请求辞职。群众说:赵书记,您可不能退,咱竹林离不开你!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赵明恩明白了:自己今生注定要和竹林绑在一起。

❺ 赵明恩对话录

记者:您认为竹林崛起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赵明恩: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最初级的出售资源到精深加工,从小山村走向城镇化,竹林哪一次大转折都发端于解放思想,得益于改革开放。

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发展大困难、小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我常讲: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事业就有多远。

记者:有人认为,您总能把握住机遇走在时代前列,是您创设的与众不同的机制孕育了竹林的今天。

赵明恩: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关键要善于学习。人是靠精神、靠思想站立的,没有好的思想,什么事都干不好。山高人为峰,事在人为,地在人种,人在人领,只要下工夫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当领导就要创造性地干工作,不能光会当复印机式的干部。

记者:您对政策经常有独到的领会和把握。全省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对此您一定有很多心得吧?

赵明恩:思想决定出路,决定行为。要实现发展,思想必须解放,认识首先要飞跃。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创新没有穷期,解放思想没有止境。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更在于人的思想。事在人为,人成就事业,事业也成就人。要办成事,就要有一批想办事、肯办事、敢办事、会办事、不出事的人。想办事是愿望,肯办事是热情,敢办事是勇气,会办事是本领,不出事是境界。

记者:学习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您有什么体会?

赵明恩: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要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协调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发展的新举措、领导发展的新能力,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记者:下一步,竹林又谋划着怎样发展?

赵明恩: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我们虽然也发展了,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怎么办?一句话,思想再解放,拉高坐标,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人说我们已经够快了,怎么还要快?要跳出竹林、跳出河南看竹林,胸怀要大,视野要宽。有条件不去快,是保守主义,就没有出路,就会被淘汰。快进则生,中进则退,慢进则衰,不进则亡。

过去,竹林的发展主要靠资源,现在必须跳出这个圈子,以观光体验游和生态休闲娱乐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将成为竹林的发展新路。只要我们全镇上下叫响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跨越式发展之船一定会风帆鼓荡,一路高歌。

❸ 两手都“硬”的竹林

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地方注重经济建设,却是一手硬,一手软,导致“只见物质、不见精神”,社会风气和道德出现滑坡。

“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今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告诫依然是那么振聋发聩。

竹林并不属于前者,竹林被誉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典范。

早在“七天七夜会议”上,竹林就确定了“两个50%”的方针,即抓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力各用50%。此后,竹林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个方针,两手都抓得有声有色。

竹林先后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竹林煤矿矿长、老党员李全章以矿为家,遇到险情,他把别人推到安全地带,自己冒死排险。他还创造了8年间连续生产2900天无重大事故的纪录,创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更创造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竹林党支部发出了“学全章,爱竹林,比贡献”的号召,使竹林涌现出更多的精神道德楷模。

2003年,竹林党委总结竹林模范人物的精神,概括出“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18字“竹林精神”,铸造培育了竹林人的灵魂和精神基石。

如今,“竹林精神”已妇孺皆知,深入人心,成为竹林的“传家宝”。

竹林每年都要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团员、好民兵、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好夫妻、好少年等“十好”人物,隆重召开大会进行表彰,还组织他们去旅游。

竹林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入党,更不能当干部。对“好媳妇”,竹林不仅在当地表彰,还一路敲锣打鼓,将喜报送到“好媳妇”的娘家,表彰一个,教育一方,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孝道文化”成为竹林的一张烫金名片。北京一位教授幽默地对赵明恩说:“你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娘家。”

这些活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文明新风尚在竹林蔚然成风。竹林镇东街居民张粉娥,二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在床的公婆端屎擦尿,公婆生病时,她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主动输血。在其精心照料下,公婆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张粉娥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

2002年,老书记侯宗宾在竹林调研后,撰写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在竹林的成功实践》的调研报告,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竹林的做法被推广到全国,许多地方开展的“夸媳妇”、“亮被子”活动,都是从竹林复制的。

❹ 可持续发展的竹林

时下,一些乡村看上去很繁荣、红火的表象背后,却是以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为代价的,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难能可贵的是,竹林不但富裕了,还从穷山恶水变成了“片片新竹已成林,鸟语花香沁人心”的风光如画之地。

记者到竹林采访这天,当地正在举办长寿山红叶节。登山四望,只见远处的山、近处的岭完全被青翠葱茏所覆盖,郁郁葱葱的绿色中露出片片红瓦白墙的居民楼。眼前则是红叶漫山,层林尽染,就像竹林人的日子,红艳似火。

最初,依靠山里的矿藏,竹林兴办了采石厂等十几家资源型小企业。钱虽赚了,环境却遭到破坏,空气浊了,听不见鸟鸣了,少得可怜的树木也枯萎了……

活生生的事实,使竹林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为保护生态环境,竹林明文规定发展经济“三不上”——不是高科技项目不上、不是填补国家或省内空白的项目不上、有污染的项目不上,先后拒绝了上亿元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业项目。

竹林的发展史,也是为水奔波的历史。竹林镇先后投资1亿多元,从32公里外把黄河水引到竹林。经过多年奋战,2004年,“引黄入竹”工程竣工,竹林人终于圆了祈水梦。

有了充足的水源,竹林放开手脚发展生态旅游、休闲经济等第三产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层次迈进。

很多竹林人都有挥之不去的“竹情结”,盼望着恢复竹林曾有的“绿水青山、竹林茂盛”的俏模样。很多人建新房,要在房前屋后种几棵竹子,寄托对梦中家园的向往;竹林的第一座高楼煤矿职工公寓楼落成时,赵明恩和村领导特意在楼前栽了大片竹子……

屡次种竹,竹子却不能“安家落户”。

对此,几十年来,不服输的竹林人以愚公移山般的意志大搞绿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竹林的荒山秃岭逐渐披上了绿装,全镇绿化覆盖率已达84%,镇区2300亩土地全部退耕还林,实现了镇区园林化、乡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近百亩茂盛的翠竹也扎下了根。

看到昔日翠竹遍地的“竹林沟”再现眼前,郑州市的一位老领导喜不自禁,欣然命笔:千年竹林已回还。

短短几十年间,昔日人都难以生存的小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风景区,仅2007年,竹林就接待了来自18个国家的游客6.8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竹林:两端青山绿茫茫,中间白墙红瓦房,庭院个个赛花园,幸福就在密林藏。

看到竹林的新变化,老书记侯宗宾十分高兴:竹林人的思想不保守、步子不停留,每年都有新变化,如今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解决了百姓的增收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