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斌 实习生 宗 帅 郭 露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聚合器。没有项目,特别是没有重大项目的支撑,再好的发展思路都是纸上谈兵。
当前,郑州坚持以投资拉动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谋划重大项目为理念,以增强重大项目投资强度为途径,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19.88亿元,同比增长13.6%,位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这既得益于一大批竣工投产重点项目的有力支撑,也得益于在建重点项目的强力拉动。”市发改委负责人这样评价说。
项目建设风起云涌
有项目才有发展,有大项目才有大发展。“为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郑州市超前谋划了一大批超亿元、超十亿元、甚至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市重点项目办负责人介绍说,这些项目关乎郑州未来工业结构的调整,关乎枢纽地位的打造,关乎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乎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截至目前,这些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增长强劲,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统计显示,1-9月份,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9.2亿元,增长31.9%。而这其中,省市210个重点项目就完成了投资375.7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目标的90.62%;超计划15.62%,开工竣工57个和32个项目,其中提前开工竣工4个和10个项目。
铺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度表,我们惊喜地看到,郑西客运专线、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改造等,一批“省”字号,乃至“国”字号的重点工程强力推进;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轨道工程和一批公路、电源等项目进展顺利;登封铁路二期、郑东新区热电厂等项目接近尾声。郑州国际航空港配套工程货运站、京港澳高速郑州段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一批关乎民生的项目有序推进。市民文化中心、市群艺馆搬迁改造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不久后将开工建设;市歌舞剧院改造部分已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备医院病房楼等建成使用……
“尽管前三季度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
产业结构不优问题亟待解决。从项目上看,在未来五年的重大项目储备中,传统行业项目所占比例大,仅电力、煤炭、冶金等国家严格审批的行业项目投资总规模占比重较大,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高质量竞争性项目相对偏少。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