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如果 爱
挂职
(五首)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郑州西郊的清代翰林碑林

孙双福

郑州西郊须水镇孙庄村东约一公里处,原有数座砖石结构的碑楼,呈东西走向连成一道碑刻建筑群,当地村民称为“大碑楼”。该碑楼其实是一处碑林,是清德宗光绪皇帝为表彰孙庄村的翰林院编修孙钦昂父子和其家族辉煌业绩,钦批官银六万四千两,历时四年建造的。

孙庄村以孙钦昂为代表的孙氏家族,在清道光五年(1825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十余年间,先后有二十余人荣任学政、道台、郎中、知府、知州、知县等朝廷官职,有七人受皇封,素有“父子双翰林,一门三进士,祖孙四拨贡”之称。因其家族政绩卓著,故清廷特为其树碑立传,以彰圣德。

整个碑林计有碑楼四座,碑刻十六通,除东边孙树之碑楼坐南向北外,其余均坐北向南,碑顶雕龙,碑座赑屃(状似乌龟,据称系龙王第九子,力大,善负重)。孙树之碑楼有石碑三通,中间一通碑的碑额上刻有“钦赐山东禹城县知县,直谏大夫孙树之”等字样,碑身刻有清武英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毅勇侯曾国藩撰文并书写的“孙禹城碑文”,东西两边石碑碑文分别为知县张桐荫和翰林院编修牛瑄撰文书写。碑林西边是孙综源碑楼,孙综源碑楼东侧是孙钦晃碑楼,有大石碑五通,中间大石碑的碑额上刻有“钦赐三品衔、广西桂林府知府、右江兵备道孙钦晃”等字样,碑楼前面方石望柱上雕刻的石狮、石猴等动物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孙钦晃碑楼东边是孙钦昂碑楼,该碑楼也是整个碑林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碑楼,也有大石碑五通,正中的硕大石碑称为圣旨碑,造型独特,碑首精雕二龙戏珠,龙身四周祥云缭绕,赑屃石雕碑座,谓“龙首龟趺”。碑额正中刻有“钦赐二品衔、通政司资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内宫侍讲、福建兴泉永道孙钦昂”等字样。碑楼四角飞檐高挑,飞檐末端悬挂铜铃,风起铃摆,悦耳动听。碑楼下方四角位置,塑有周瑜、韩信、罗成、庞涓四大武将拱卫。碑文的书法艺术也各具特色,堪称一绝。其中翁同和、曾国藩的书法笔意灵秀,端庄厚重,牛瑄、赵东偕的书法则刚毅豪放,质朴雄浑。全部碑刻由著名铁笔孟昭明雕刻。文化大革命前常有书法爱好者到该碑林拓印、临摹。

令人惋惜的是,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该翰林碑林,首次遭劫于1958年兴修水利,村民将碑楼扒掉,将石阙和望柱拆除,仅剩光秃秃的石碑裸露于外。再次遭劫于文化大革命,石碑被变卖,赑屃被砸毁,至此,闻名当地的书法及石雕艺术珍品悉被损毁殆尽,不复存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