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掌故
如果爱
挂职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甜儿”

徐国慧

我出生的那个小山村叫广宗府,来历不详,很可能是当年哪伙闯关东的在此落脚起了一个和他们的出身有哪些联系的名字吧。然而这个小山村与那些依山而建的村子有所不同的是,一村子的人分住在山前山后。

说起那里的山,其实就是小山峁,山尖尖上能跑马车,山上山下到处都能长庄稼,上世纪60年代的农村还是生产队集体经营这些土地,庄稼是按国家粮食收购的计划播种,所以在这片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种的就不仅仅是玉米了,而是玉米串带间种谷子、高粱、糜子、大豆等五谷杂粮。夏天是清一色的绿,就像顺着山坡漫卷开来的巨大的地毯。等到金秋来临,你再看看,那便是一幅巨大的彩缎。那时的我12岁,和挨肩儿的两个妹妹,夏天就到青纱帐里钻来钻去,捉蝈蝈、蚂蚱、扁担勾、蜻蜓、蝴蝶等,田野里到处荡漾着我们的笑声。

秋天来了,我们就像那些小动物一样到处踅摸点好吃的,长在野地里的红菇娘、小麻果什么的。到了深秋,我们就盼着那种叫“甜儿”的东西快快成熟,它是玉米身上的一部分,只是玉米秆下边的三节,而且从根下的颜色就一眼看得出深绿色的根和深红色的根准甜。

这时候的我们一准钻进玉米地东瞅瞅西看看,看准了就是一脚踹过去,玉米秆儿咔嚓一声折了,然后就用双手拽着秆左拧右拧拽下来,捡起来再往膝盖上那么一磕,又是咔嚓一声折了,我们收获了一截“甜儿”,等我们弄到三个的时候,便找个地方大吃大嚼起来,那甘甜的汁液被我们毫不浪费地咝啦咝啦地吸进我们的胃肠,对于平时没有油水没有什么汁液浸润的胃肠着实是一次莫大的改善啊!

有一天,我们三个小姐妹又去了玉米地里,刚弄到一抱“甜儿”,忽然,听见山上哗啦哗啦地走过来一个人,“不好!是‘看青’的来啦!”我说。“咋办呢?”妹妹问。这时候,那人已经窜到了我们面前,啊!果然是他——“看青”的。我们吓酥骨了,一动也不敢动,低着头,小手里还握着一截“甜儿”。“谁让你们祸害庄稼?走吧,到生产队里去。”我连忙哀求说:“大舅,你就饶了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了。”“那好,走吧,到你们家里去。”我们便顺从地从地里钻出来,在那人的“押送”下,我们像三个“小俘虏”一样往山下走去。

一进院子,母亲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便老远就喊着说:“哎!大兄弟,我家孩子惹什么祸了?”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院子,将怀里抱着刚从我们那缴获的战利品往院子里一扔,嚷着说:“大姐!你看看吧,这都是你家孩子祸害的庄稼。党委派我来看青,我不能不管,我要告诉生产队,就得罚你们10个工分,信不信?”妈妈一口一个大兄弟地叫着,“是啊!是啊!党委派你来看青,不就是因为你的觉悟高吗?这次是我没看住孩子,我看你就冲大姐说吧。”说话间,妈妈递给他一盒迎春烟。然后,他便打着哈哈走了。

说我们祸害庄稼也没错,因为,我们折了“甜儿”走了,剩下秆上的玉米才干巴浆儿,还等着秆子里储备的汁液为它们输送营养呢,却让我们无端地剥夺了,甚是可惜。再说了,那玉米穗儿还会被老鼠拖进洞里造成浪费。经历了这件事儿,我们再也不敢轻易地上山了,那位自称“党委派我来看青”的人,其实就是生产队派的,他那么一说不就是显得看青是多么神圣无比的差使吗,所以,大家也都跟着这么说。

到了老秋即是秋收,我们的心又活了,早上看见哥哥上山了,我们就喊一声:“哥,给我们捎点‘甜儿’!”“哎!”看见哥哥腋下锋利的镰刀,我们心里就有底啦。

等到晚上,我们就等在房后的土埃子下边,突然,《我是一个兵》的口哨声响起,我们顿时眼睛一亮,忽嗵一声,一大捆“甜儿”就扔下来了。随后,哥哥也蹦下来了,笑着说:“吃吧,吃吧,三个小馋猫儿。”

那甜儿的斜茬上渗出透明的汁液,小妹妹急不可待地拿起来就舔了一口,吓得我忙说:“小心,拉着的你嘴。”然后,我们就一阵咝啦咝啦地吃起来。

其实,哥哥割“甜儿”也不容易,秋收时节的玉米秆几乎都干枯了,只有少数青秆子能成为“甜儿”,还得特别细心地找,哥哥割玉米是三垅平推,腰上特意扎上一根麻绳子,一旦发现了“甜儿”就削下来,别在腰上,平原上的垅长,一垅就是一华里,等割到了地头,19岁、一脸稚气的哥哥也就武装到了牙齿,还得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好地方,等到晚上再带回家。

几十年以后,早已离开农村的我们,在已经有了吃甘蔗的阅历以后,我们仍然还在醉心地想着,老家——松嫩平原上独有的那种“甜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