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色惠济 科学发展谋跨越
生态美景凸显梧桐树效应
发展生态经济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绿色惠济 科学发展谋跨越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右二),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林贺(右一)在惠济区视察工作,惠济区委书记张俊峰(右三)陪同。
惠济区区长黄卿(右一)在视察工作。
点击生态惠济关键词

2002年,惠济区委、区政府提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强区”,把建设生态惠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和支撑点。10万亩荒滩、荒山被林地取代,形成了“三园”、“四带”、“五绿”的生态美景。

■三园

邙山生态园区、黄河生态园区和黄河大观生态园区。

邙山是郑州的主要风沙源之一,全区总面积15.1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就达11.89平方公里。2004年冬,惠济把邙山规划为生态公益林区、景观林区、森林区和防护林区。目前,邙山10068亩宜林地已全部绿化。

惠济区近10万亩黄河滩地,以前一直处于无序开垦和粗放经营状态。区委、区政府投资5000余万元,对10万亩黄河滩地进行整治,形成了万亩芦笋、万亩牧草、万亩苗圃、万亩湖面和万亩花卉苗木组成的黄河生态园区。

依托黄河大观,以生态休闲、会议为背景,建成7500余亩的黄河大观生态园区。拥有4条碧波荡漾的河流、9个水天一色的湖泊、169种湿地保护禽类、800亩水域、1000亩森林、31万株成年花木,园区森林覆盖率达68%,成为郑州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四带

黄河防护林带、黄河防浪林带、索须河林带和贾鲁河林带。

黄河在惠济区过境31公里,滩区土壤松软沙化,是郑州市北部主要风沙源之一。2003年,惠济区全民参与,15天建成黄河大堤以南长27公里、宽500米的黄河防护林带。

2004年,惠济区在黄河大堤北侧规划实施了长13.4公里、宽500米的黄河防浪林带建设,造林9000亩。大堤两侧防护林带连成一体,形成一条1000米宽的森林带。

索须河在惠济区堤防长19.5公里。2005年底,惠济区与水利部门联合投资1.2亿元,对索须河上游河段同步治理河道、建设林带,堤外植树50米宽,堤内植树20米~30米宽。整条防护林带绵延20公里。

贾鲁河担负着郑州西部的防洪除涝任务。2006年,惠济协调水利部门,投资4000多万元,在贾鲁河两侧大堤内外栽植宽100米左右的防护林,造林2500亩,形成了一道横贯全区的、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长廊。

■五绿

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园林绿化、街区绿化和四荒、四边绿化。

惠济区实施了市、区、乡、村四级道路绿化工程。国道、省道、京广铁路等绿化45公里,造林3000亩;区级道路绿化32.9公里,造林1200亩;乡级道路绿化68公里,造林1100亩;村级道路绿化146.5公里,造林1300亩。目前,全区所有硬化道路均已绿化到位。

在惠济区农村,房前栽灌木,屋后栽植乡土树种,并在院内套种季节果、蔬,庭院花果飘香,还有经济收入。

惠济区制定了村庄生态建设规划。目前,全区实现生态村建设标准的村庄已有10个。辖区单位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5%。

街区绿化是惠济区城市街景整治的重点,共建区级公园游园8座、村级公园5座,全区绿地总面积达230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10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见缝插绿、见荒补绿,惠济区解决了辖区四荒地黄土裸露的问题,还营造片林200余处,绿化美化沟、河、路、渠。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