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逮 捕
悄悄跟在你身后
幸福的瞬间
范仲淹巧济灾民
古代状元的桃花运
架 子
举国奥运改写历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古代状元的桃花运

李翱择婿佳话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

史载:“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塞途,莫可殚述。”一些有识之士之家,在遇到有青年举子来求荐时,面对确实优秀且确实有发展前途的,也可能早早选之为婿。据《太平广记》所述,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李翱就是这样选婿的。

一天,一个叫卢储的举子来“投卷”,李翱很热情地接待了他。正待要读卢储的文章和诗赋时,恰好有公事要外出处理,李翱就把这些诗赋和文章放在桌子上走了。

李翱的大女儿已经十五岁(及笄之年),这天闲着没事干便来到父亲这儿,看到这些文章和诗赋,很是赞赏,抱回闺房,又从头到尾接连认真读了好几遍,读完了,她忍不住对婢女说:“这个人肯定会考中状元。”李翱公事办完回来后,听说那些文章和诗赋被女儿抱去看了,便走过来拿,同时问女儿怎么样。当女儿把这种感想告诉父亲后,李翱大惊,他连忙把这些文章和诗赋认真看了一遍,觉得女儿的判断是对的。从女儿的语气和眼神中,他感觉到女儿对卢储很有好感,而卢储给他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温文尔雅,一表人才,年轻俊朗,要是从现在就把这门亲事定了,岂不美妙。李翱连忙派人到驿馆找到卢储,把自己的这番意愿对卢储说了。卢储一开始还有点不相信,给予推辞,但看到来人说得那么诚恳,很是喜出望外。

第二年卢储果然高中。他当然忘不了李翱的识拔之恩,也忘不了李家大小姐的一见钟情,才发榜来不及在京城庆贺,就赶到李家迎娶。

误把冯京当马凉

这样的婚配,有时也能考验一个士子的人格,特别是当女方家族正是当朝炙手可热人物的时候。冯京,宋皇祐元年己未科状元,他就遇到宋朝国史张尧佐的逼婚。幸而他机智,否则,状元差点被张尧佐的恼怒与报复而被否定。

冯京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再加上他一表人才,到了己未开考时,京城都哄传,此科状元必是冯京无疑。这边一传,那边惊动了张尧佐。宋史上说:“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他让人把冯京请到家,一见面就把一条金带披在冯京的身上,对冯京说:“我一个女儿嫁给了皇上,还有一个女儿,正待字闺中,想许配给你,怎么样?”

冯京一听让自己做女婿,头乱了一下,随即冷静下来。这张尧佐因凭借自己是国丈,恣意妄为,正遭世人唾骂,一个堂堂的士人,怎能同这类人同流合污呢?于是,他连忙站起作揖回绝,并立即告辞。

张尧佐愣在那儿,好长时间回不过神来。他恨死了冯京,便开始派心腹四处活动有关考官,在殿试时要将冯京黜落。冯京似乎也有所预感,灵机一动,将自己的名字前面两点移到后一个字,成“马凉”。

马凉的文章实在漂亮,考官们荐为第一,胪唱时,就在张尧佐为自己得计正高兴,有关人员为自己对张有所交代正感轻松时,站出来的状元恰是这些人所不愿看到的冯京。后来这些人只好对张尧佐解释:“误把冯京当马凉。”此句话后来也成了谚语,喻有眼不识真相。

刘春霖不攀高枝

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科状元刘春霖,面对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来自贵胄的婚姻,也是同样清醒地给予回绝。

光绪三十三年,刘春霖被派到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法政,次年回国,不久,其原配夫人因病去世。状元丧妻,人们听说此事后纷纷为其提亲做媒。他的老师杨士骧也为他提了一门亲事,女方为隆龄。此女曾随父裕庚出使在法生活过一段时间,精通英语、法语,颇受慈禧喜爱,并被慈禧留在身边充任女官。

当杨士骧皆以为这门亲事向刘春霖一提即成,可是刘春霖却婉言相拒。他说:“恩师对学生婚姻之事的一片苦心,学生不胜感激。但裕老贵胄高门,生所不及,婚后往还势难相比。如高攀成龙,恐日后贻害格格(指隆龄)终身。”

事后,为了此事,有人说他愚蠢,有人说他不识时务。但刘春霖听到这些议论后皆不以为然,他说:“我虽科魁,但出身贫家。人却为贵胄,婚姻如门不相对,日后只能贻害双方。”

摘自《名家讲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