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对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几点认识
纪检监察干部要当好“四员”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村“两委”换届选举要选准突破口
扎实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对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几点认识

毕广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会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资技术装备”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支撑和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为农机化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目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抓源头即新型农机具的研发。目前我国适应新形势的许多新机具研发滞后,有效供给不足,跟不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步伐,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的联动作用,积极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及时研究开发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经济安全的农机具。

其二要构建和谐的农机推广体系。基层农机推广队伍是加快农机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的中坚力量,建立全面覆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农机推广工作,必须要建立一支熟悉地方特点(土壤结构、种植结构等),当地群众乐于接受的农机推广队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加快机械替代劳动力步伐,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持续不断地满足农民对农机的新需求。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还要重视收集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信息,建立与农机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反馈,研发更多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新型农机具。

其三要构建务实的农机应用体系。科学应用农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效益,是发展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同时,要引导农民科学购置农机,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机械所要承担的农业生产任务;既要避免购买的农机缺乏实用价值,又要防止能力过剩,造成机械闲置。要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分散农机购买风险,增加农机应用收益,提高农机生产水平,扩大农机作业范围;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农民合理安全使用农机,禁止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农业机械的行为发生,全力杜绝农机生产事故。

最后要构建周到便民的农机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扶持服务。农机相关主管和服务部门要大力制定便民利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在农机购买、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安全事故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农机使用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普遍缺乏农机专业知识,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往往束手无策,农机专业部门要积极开展好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尤其在选购农机过程中,要发挥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帮助群众选购到满意的农机具。大型农机具一般价格较高,有些群众虽然需求愿望强烈但由于缺乏资金而无力购买,给发展农业机械化带来阻碍,对此,农机、金融等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采取银行信贷、专项扶持、预支补贴等多种渠道,积极帮助解决。

当前,要充分用足用好各级政府出台的购机补贴政策和新机具推广作业亩补贴政策,加速淘汰超期服役和不适应农业发展的老机具,淘汰耗能高、环保性能差的过时机具,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协会和农机股份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要积极探索服务形式、完善服务机制,推进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等服务方式,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可以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作者为郑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总工程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