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肩负责任
牢记使命
突出实效 扎实推进
牢牢把握职业特点 努力提高职业素质
时刻不忘职业使命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市级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交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在第9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徐光春殷殷寄语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
牢牢把握职业特点 努力提高职业素质
时刻不忘职业使命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郭庚茂王全书孔玉芳等与400多名新闻工作者代表参加庆祝大会

牢牢把握职业特点 努力提高职业素质

时刻不忘职业使命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要服务人民,不要损害社会

要坚持真理,不要放弃原则

要光明磊落,不要阳奉阴违

要担当道义,不要见利忘义

要敬业奉献,不要好逸恶劳

要忠于事实,不要弄虚作假

要清正廉洁,不要以稿谋私

要遵纪守法,不要目无法纪

要珍惜荣誉,不要自毁形象

本报讯(河南日报记者 万川明 本报记者 覃岩峰)胸中有热血,记录中原崛起宏图伟业;笔下响惊雷,勇担社会责任誓立新功。11月7日下午,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代表共400多人在郑州会聚一堂,欢庆第9个中国记者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庆祝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徐光春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人民,并以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名义,向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殷殷寄语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牢牢把握职业特点,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努力提高职业素质,争当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时刻不忘职业使命,当好社会的瞭望者、引导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当好社会的良知良心。他还向广大新闻工作者发出了“九要九不要”的倡议,希望大家争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优秀记者。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省政协副主席袁祖亮及省军区政治部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孔玉芳主持大会。

徐光春在讲话中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反映河南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真实记载中原大地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省委、省政府是充分肯定的,社会各界是广泛认可的。

结合多年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徐光春就“如何做一名好记者”殷殷寄语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

第一,牢牢把握职业特点,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闻事业具有的引导舆论、沟通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等独特功能,决定了记者职业有着与社会其他职业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强烈的政治性。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立场和观点,都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在为一定的阶级服务。新闻工作的阶级性、政治性,决定了新闻记者虽然不是政治家,但必须具备政治家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二是严格的真实性。客观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也是记者的职业目标追求和生命线。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决定了记者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必须具备历史学家忠于事实的责任意识。三是广泛的社会性。新闻工作不仅把全社会作为工作对象,采集加工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而且把全社会作为服务对象,将形成的新闻报道传递给社会公众。新闻工作的社会性、广泛性,决定了记者虽然不是社会活动家,但必须具备社会活动家联系广泛、善于沟通的素质。四是正确的导向性。新闻工作在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灌输着基本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挥着强大的舆论引导和道德规范功能。新闻工作的导向性、教育性,决定了新闻记者虽然不是教育家,但必须具备教育家“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

第二,努力提高职业素质,争当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一是要提高理论涵养。最紧要的是真正坐下去,坐得住,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闻宣传工作。二是要提高专业素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明确新闻工作的重点;要有一双锐利的“眼”,敏锐地发现最具新闻含量的信息;要有一双灵巧的“手”,把新闻报道做活做深做精。三是要提高知识学养。要做“有心人”,广泛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不断增强本领。要会读“无字书”,从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里汲取营养,不断增长才干。要留心“窗外事”,从街谈巷议中了解社情民意、感知世事变化,得出真知灼见。四是要提高作风修养。要始终保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三,时刻不忘职业使命,当好社会的瞭望者、引导者。一是担负起党和人民喉舌的责任。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精心组织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全心全意地用新闻为人民服务。二是担负起为群众利益“鼓与呼”的责任。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始终把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多表达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

(下转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